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3

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寒假,这样引导孩子玩手机才有效!

这是“侯立元教育人生”陪您走过的3544天

寒假,孩子们欢呼着拥抱自由,手机却成了家长们心头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边是孩子对手机世界的热切向往,一边是家长对沉迷隐患的深深担忧难道手机与孩子的假期就注定是一场“零和博弈”?其实不然,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只要引导孩子专注于手机有益的一面,这个寒假,手机也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得力助手。

图片

1

建立规则,让手机使用有章可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规矩不成方圆,手机使用亦是如此。《小王子》里说:“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明确的时间规则,能让孩子对手机使用有清晰预期。家长不妨和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展开一场关于手机使用规则的讨论。这不是单方面的命令,而是双方平等的协商。比如,在孩子拥有手机后,我们商量后明确:平时上学期间每天使用不多于20分钟;周末每天使用不超过2小时;寒假每天使用不多于3小时;吃饭时不玩手机;睡觉前手机一定放在父母房间。有了明确的规则,孩子就像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有了清晰的交通指示牌,既能享受驾驶的乐趣,又能确保安全抵达目的地。

2

挖掘价值,化手机为学习“神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规矩不成方圆,手机使用亦是如此。《小王子》里说:“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明确的时间规则,能让孩子对手机使用有清晰预期。家长不妨和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展开一场关于手机使用规则的讨论。这不是单方面的命令,而是双方平等的协商。比如,在孩子拥有手机后,我们商量后明确:平时上学期间每天使用不多于20分钟;周末每天使用不超过2小时;寒假每天使用不多于3小时;吃饭时不玩手机;睡觉前手机一定放在父母房间。有了明确的规则,孩子就像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有了清晰的交通指示牌,既能享受驾驶的乐趣,又能确保安全抵达目的地。

3

亲子共玩,用手机搭建情感桥梁

谁说手机只能让孩子与家长渐行渐远?亲子共玩手机游戏,反而能成为增进感情的独特方式。就像电影《奇迹男孩》中,家人通过各种互动,给予奥吉爱与力量。周末午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打开《王者荣耀》的亲子开黑模式,在激烈的对战中,互相配合、互相鼓励,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不仅如此,游戏结束后,还可以一起复盘,探讨战术,培养孩子的策略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除了游戏,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利用身在短视频或微信公众号平台,记录假期的美好瞬间,分享生活的点滴快乐,让手机成为亲子情感升温的催化剂。

4

监督引导,培养孩子自律意识

规则的制定只是第一步,监督执行同样重要。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培养孩子自律使用手机,就是精神成长的重要一课。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先放下手机,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频率,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借助一些手机管理软件,比如华为手机自带的“健康使用手机”模式,可以了解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如使用时长、应用打开频率,设置应用使用时长等。当发现孩子有超时或沉迷倾向时,及时提醒,引导孩子自我约束。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手机使用。

寒假,是孩子成长的宝贵时光,也是家长与孩子深度沟通、共同成长的黄金契机。巧妙引导孩子使用手机,既能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又能助力他们在假期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增进亲子关系。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一味地限制学生使用手机是行不通的,让我们摒弃对手机的偏见,用智慧和爱为孩子打造一个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的寒假吧!

家庭教育

      学生成长

    教师发展

      德育思考

      微课录制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