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千家万户的年夜饭,杭州这里有群春节不回家的人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00字,阅读需4分钟

1.杭州余杭良渚蔬菜批发市场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确保市民的“菜篮子”供应稳定。

2.44岁的黄海峰,25年前在杭州蔬菜市场蹬三轮送货,现在已经在市场经营蔬菜档口。

3.由于冷空气影响,杭州气温下跌,市场经营户们忙碌地摆放蔬菜,迎接采购商。

4.黄海峰表示,春节期间市场对蔬菜的需求量大增,他们要赶在天亮前把货整理好,让客户能及时拿到货。

5.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春节期间每天到货量约4000吨,整体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余成芳

红彤彤的番茄,绿油油的辣椒,还带着泥巴刚出土的沙姜……1月26日凌晨四点的杭州余杭良渚蔬菜批发市场里,经营户黄海峰已经拿着清单指挥小工们将各类蔬菜从货车卸下并熟练地摆放到对应区域,准备迎接一波又一波的采购商。

冷空气影响下,杭州气温下跌,白炽灯下,随着呼吸和说话,摊位上每一个人都冒起“蒸汽”。

这让黄海峰想起了以前开饭店在后厨掌勺的经历,或许也预示着来年开春生意蒸蒸日上。

在杭州农副物流中心,像黄海峰这样,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人还有很多。

正是这些黄海峰们,才让我们的“菜篮子”稳稳当当。

图片

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记者 施雯 摄

25年前在蔬菜市场蹬三轮

如今安家杭州

“我这辈子一直在跟吃的打交道,刚满18岁就跟着大舅在杭州蔬菜市场蹬三轮送货。”

在2025年春节前的倒数两天,44岁的黄海峰想起了25年前刚到杭州卖菜的场景。

图片

在蔬菜市场值夜班的摊主黄海峰 记者 施雯 摄

“蹬三轮得有十年吧,虽然一穷二白,但那段时间是最开心的日子。后来有了老婆有了小孩,寻思着也不能蹬一辈子三轮送货,就自己开了个小饭店,2015年碰上拆迁,就回到杭州蔬菜市场从事老本行卖菜,也算是接了大舅的班。”现在的黄海峰已经在余杭安了家。

他的档口主要是三个人合伙,他和其中一个搭档分两个班头(时间段)卖货,另一个负责在各个产区收货。

谈笑间,黄海峰接了个采购商的电话,立马脱了外套挽起袖子开始搬货。

“春节期间,大家对蔬菜的需求量大增,而且都想要最新鲜的,我们得赶在天亮前把货整理好,让客户能及时拿到货,这样大家才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他边说边干,手上的动作娴熟干练,很快忙得额头冒汗。刚卸完货,黄海峰就马不停蹄地安排小工,“西红柿120斤,茄子100斤,生姜50斤……送到停车场326。”

图片

市场交易区 记者 施雯 摄

黄海峰的档口一直经营山东货,在临沂有多家合作社,量大的时候每天要出20多吨的货。他在浙江嘉兴和山东枣庄还有自己的蔬菜基地。

现在这个时段,他们主要销售的品类稍微少了些:“这阵子主要是西红柿、辣椒和西葫芦等,一天出货量大概在5吨。”

蔬菜丰产价格香

这里春节无休

“蔬菜价格总体还算平稳的,过年了价格会起来点,也希望掐着这个点多赚点钱!”岁数大了不比小伙子,出完汗刚坐下来的黄海峰觉得有点冷。

他开始埋头结账:“这两天都是这样的节奏,开单子、接电话,入夜后在四面敞开的大棚坐着,会感觉越来越冷的。要注意点,不然就要感冒,这关键时刻可不能倒下。”

图片

埋头记账的黄海峰春节依然值守在摊位 记者 施雯 摄

黄海峰告诉记者,做蔬菜生意很辛苦。

冬天的冷,也是没办法的事。

“赚钱都是不容易的,现在已经比过去好多了,有小工帮忙,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干,以前舍不得雇人,搬货送货都是一个人,手上长满冻疮。困的时候也只能去车里将就一下,客户一有需要就得马上起来干活。”

前些日子,黄海峰因为手受伤去了趟医院:“本来以为是小事,结果却因为别的指标异常被要求住院了。”

这个老家山东临沂的汉子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

“等配完货,就回家冲个热水澡,吃个早饭再来。”黄海峰说,他是2019年在仁和买的房,那几年确实赚到钱了,也想把爸妈接到杭州住。可是他们当了一辈子农民,家里的地不想荒着,离不开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家:“挺想念老娘包的猪肉大葱馅饺子。”

图片

夜幕笼罩中的蔬菜市场生意兴隆 记者 施雯 摄

记者从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了解到,今年冬天气温普遍较高,蔬菜长势良好,供应量比较充足。春节期间,市场每天的到货量大概在4000吨,因为各地丰产,春节菜价格外平易近人,整体低于去年同期。

市场除除夕当天下午三点至十二点有短暂歇业,大年初一零点又开始营业。

春节期间,整个市场24小时三班倒运行,有超过1000人守护着杭城百姓的阖家团圆宴。

农历新年的杭城菜篮子,会满满当当,迎接每一位顾客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