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新春走基层丨边关守夜人

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连绵不绝,山间浓雾缭绕,戍边民警费力地巡逻在边境线上……春节前夕,云南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苏典边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仍然坚守在边境一线。

苏典边境一线最高海拔2800米,与“德宏之巅”大娘山紧密相连,最低海拔640米,海拔差2160米,高低海拔的悬殊性,形成了“一山分两季,隔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这里是德宏州边境线最长、辖区面积最大、村寨最分散的抵边民族乡镇,面积428平方公里,边境线长43.3公里,派出所边境管控任务繁重。

图片

巡边、打私、抓偷渡、串寨访民,是戍边民警的家常便饭。1月23日清晨,寒气逼人,苏典边境派出所边境巡控队开始了一天的巡逻。“春节期间,我们更要做好防范,排除隐患,加强巡逻管控,打击震慑一切跨境违法犯罪。”苏典边境派出所教导员肖林简短作了周密安排后,巡逻民警出发了。

山高、路远、林密、谷深、坡陡、弯急,长达3个多月的漫长霜期,都是民警巡边路上的挑战。时而上坡,时而下坡,车巡在颠簸弯曲的山路上,若遇到人员车辆经过,民警就随机进行盘查,与走私、偷渡等跨境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顺着蜿蜒的边防巡逻路,2个多小时,车行至半山腰,前方已没有路,民警下车徒步巡逻。这里海拔已经2600多米,手机无信号,穿行在荆棘丛生的密林小道,寒风凛冽,冷得刺骨。“有的地方没有路,我们用砍刀和脚步开路。”走在通往中缅9号界桩的密林中,陡峭的山坡加上湿滑的山路,十分费劲,巡逻民警相互提醒道:“不要掉队,抓好树枝,千万注意安全。”

直线距离三公里的山巅,民警气喘吁吁地走了近3小时,随身携带的面包、火腿肠、鸡蛋就是巡边路上的午餐。达到界桩旁,已经正午,民警认真打扫了界碑附近的落叶,仔细为界碑描红,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漏下来,界碑上红彤彤的“中国”更加耀眼。

图片

“身前是界桩,身后是祖国,春节我不回家了,在这里与战友与界桩为伴”,戍边民警杨茜云自豪地说。杨茜云对每一条小路、每一片密林、每一个村寨都十分熟悉。

越是年关,越是得坚守。每次开展边境巡逻踏查,一般十多个小时,从早晨一直到夜晚。天黑后寒气逼人,路越难走,民警沿着边境线上的深山丛林,深一脚浅一脚仔细探查。民警打着手电筒前行,仔细查找“牛粪”“牛蹄印”甚至地上的“垃圾”……探寻着蛛丝马迹,将违法犯罪阻拦在国境之外,誓守国门边境安全无虞,让群众过安心年。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龚建新 摄影 黄吉)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