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文化成都,活力绽放丨收下这份探展攻略 新春假期逛“大观园”

AI划重点 · 全文约1084字,阅读需4分钟

1.1月27日,《锦官入梦·蜀韵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将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开幕。

2.展览分为“红楼佳人:《红楼梦》中的人物群像”“生活意趣:《红楼梦》中的生活文化”“红楼真情:《红楼梦》中的感情纠葛”三个板块,展示绘本《红楼梦》中的近40幅作品。

3.为此,展览设置了9处数字交互装置,运用数字交互应用、数字光影等科技手段,让观众在观赏性、趣味性、知识性之间取得平衡。

4.除此之外,展览还融合了成都文化,如蜀锦、红楼梦与成都的渊源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红楼梦》及其与成都的联系。

5.该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为观众带来一场独特的文化体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于红楼生活的方寸之间,
窥见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文百态;
于蓉城大地的文化沉淀中,
感受中式审美的韵味悠长。
图片
1月27日,“锦官入梦·蜀韵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即将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开幕。今日,记者提前来到展览现场,为大家准备一份好看好耍的探展攻略。
图片
穿梭于展厅内,雅致的策展空间、深刻的文化内涵、生动的光影剧幕、有趣的数字互动……让人一秒入戏,入梦大观园。
三大章节,品红楼故事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以丰满的人物形象、精妙的故事结构、广博的知识内涵,构建了一座巍峨的文学大厦,高高地矗立在世界文学之林。
该展览是基于原著的情节内容,以清末画家孙温、孙允谟合绘的全本《红楼梦》绘本(国家一级文物)为基础进行呈现。
图片
本次展览分为“红楼佳人:《红楼梦》中的人物群像”“生活意趣:《红楼梦》中的生活文化”“红楼真情:《红楼梦》中的感情纠葛”三个板块,集中展示绘本《红楼梦》中的近40幅作品,以贴近大众的通俗视角,从不同内容维度解读红楼。
图片
在展览中,观众不仅能了解到《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女性艺术群像“金陵十二钗”的人生故事,还能近距离欣赏“大观园”中的景和物,感受当时的生活意趣。
9大装置,享生活雅趣
新玩法,让红楼世界与现实相连。记者了解到,展览设置了9处数字交互装置,运用数字交互应用、数字光影等大量的科技手段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表现手法,让展览既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又具有知识性。观众行走在数字媒介打造的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半封闭空间里,大观园里的景人情物仿佛触手可及。
图片
在展览大概200平方米的光影空间里,《红楼梦》中最经典的场面和故事情节,被酷炫的光影技术一幕一幕地呈现出来。不管观众是否曾读过《红楼梦》,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书中的人物关系和名场面。
图片
在“红楼梦人物MBTI测试”交互装置中,回答一些问题,就能知道自己与《红楼梦》中最为相似;在“锦衣霓裳”交互装置中,观众可以自行设计服饰纹样,并通过现场的“万花筒”展示出来……另外,展览中还能体验投壶、占花名等传统游戏的乐趣。
图片
展陈幽雅 赏中式美学
清代孙温、孙允谟所绘全本《红楼梦》以全景式的笔法描绘了《红楼梦》的相关情节,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鬼神、界画等多种画科,运用了工笔、写意、渲染、烘托、没骨、点苔、泥金等多种技法,笔法精细,构图考究,色彩温暖明快。该展览策展时,延续了绘本《红楼梦》中传统工笔画的意境,中式美学充盈着整个展览空间。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展览中处处可见的小景,还原了传统中式园林的幽雅氛围。
图片
展览以东方红、孔雀蓝、珊瑚赤、石涅为主色调,相互映照,尽显中国传统美学。
图片
中式美学最喜留白,这既是一种意境表达,又是一种情绪的渲染。展览中,十二金钗剪影不着一言却道尽千言。将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意境之美尽情彰显。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览还融合了许多成都文化,比如观众能在现场亲手摸到蜀锦,还能了解到《红楼梦》与成都的渊源。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图片/视频 吴雅婷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文竹 海报 苏莹 审核 蒲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