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岁的侯大姐无意间发现大舅的画作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吸引了众多网友和画界名家的关注。
2.大舅因大脑控制不了四肢的行动,辍学后自学国画,特别擅长画梅,梦想成为中国画坛第一人。
3.尽管遭受路人的冷嘲热讽,大舅依然坚持创作,认为只有他的画被人买了,才能实现梦想和才华得到认可。
4.为了画好花,大舅养花、养鸡,用笨拙的方法学习国画,侯大姐称他为枣庄“梵高”。
5.网友被大舅的坚韧和执着打动,纷纷送上祝福,侯大姐希望大家因为喜欢大舅的画而买画,不要因为同情而买。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侯大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随手拍下的大舅,就这么火了。4年前的一个夏天,她收到来自大舅的电话,电话那头,大舅唠叨着地里的白菜熟了,让她抽空来砍上几颗。“砍白菜估摸是借口,这是想找我帮忙裱画了。”侯大姐深知大舅讷于开口的个性,果不其然,她驱车来到大舅家,一推开大舅家的门,一幅新画跃然画案上,她心里感慨着,随手拍下了大舅和他的画作,分享到了网上,结果第二天一早醒来看手机,社交平台的后台涌入了成千上万的私信、评论,“几乎全是询问大舅的”,再一看随手拍的大舅视频,更是突破了千万的浏览量——当时她的脑子“嗡”的一下,赶紧翻看评论,看着看着,眼泪就淌下来了。
“大舅这辈子不容易”
18年前,侯大姐嫁到了大舅所在的这个大家庭,那时她便注意到了大舅这个特别的亲戚。“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大舅会耷拉着脑袋上我家要接济。”侯大姐和婆婆,也就是大舅的亲姐姐住在一起,她记得那时候婆婆对自己这个弟弟总有些恨铁不成钢。
“你说你,就算是拾破烂、修鞋也能赚几个钱养活自己,为啥非要攥着那个画不撒手?”饭桌上,大舅不语,只是把头埋得更低,默默扒完眼前的这碗饭,然后拿上亲姐姐给的补贴,骑着一辆破旧的小三轮车离开。
大舅和他的小三轮车
后来侯大姐从婆婆的口中得知了大舅的生平:大舅1岁的时候突发高烧,当时家里没钱看病,只能随便灌点汤药,用湿毛巾敷敷,结果耽误了病情,大舅被烧到不省人事,第二天却奇迹般活了下来,但是落下了隐疾——大脑控制不了四肢的行动,走起路来“歪歪扭扭”,到了上学的年纪,“根本没法走到学校”,一来二去,也就辍学了。
辍学后的大舅在家度过了一段百无聊赖的日子。大舅10岁那年,隔壁村来了个退休后回老家避暑的老画家,常在家画画,大家看了都叫好,大舅听说了,也好奇上他家看,只见老画家拿起一支饱蘸墨汁的毛笔,在纸上来回几下,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就跃然纸上了,这个堪比魔法的神奇技艺勾起了大舅的兴趣。大舅回来后,就模仿着老画家的样子,用树枝在地上比划,再后来,他拿着自己攒的为数不多的钱,去镇上买来画笔颜料,开始自学国画。
大舅学画的大公鸡
老画家订的《中国书画报》,大舅等他看完了,自己再拿回家,对着画册反复琢磨,别人不要的老挂历,大舅也当宝贝似的捡回家,“这样抹红的,这样抹绿的,那样抹黄的”,慢慢地,大舅自认为摸清了里面窍门,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创作之旅。
“再冷也要像梅花一样开”
因为身体原因,大舅一直没能成家。村里关爱大舅,给大舅拨了一间公共安置房。屋前屋后都没人,唯一的邻居是一条小河,大舅乐得清净,高高兴兴平整了门口菜地,搭起了猕猴桃架,再把自己的宝贝画箱搬进去,没日没夜地潜心作画。
大舅的邻居是一条河
“白天卖菜,晚上画画”是大舅的日常。集市上柴米油盐,瓜果蔬菜应接不暇,唯有大舅“一半白菜,一半画作”的摊位显得格格不入,偶然有人停下来看看这个奇怪的老头,“这画咋卖?”大舅伸出五根手指叫价:“500”“白菜呢?”“3毛一斤”,最后往往是菜都被买走了,只有画一幅也没卖出。
大舅赶集卖菜兼卖画
但这已是最好的情况,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路人的冷嘲热讽。上个月,侯大姐陪大舅上街卖画,一个老头过来看过大舅的画开始阴阳怪气:“这就你画的画?还没我画的好,这是你种的菜,就这破菜?”接着就上脚踩,气得侯大姐差点上去打人,但大舅不生气,反而事后安慰她:“只有伯乐才能识出真宝马。”
国画很难学,国画的技法很复杂,变形的、抽象的、工笔的、写意的……在所有常画的主题里,大舅酷爱画梅,尤其是白梅,只因他认为唯有白梅才能讲明自己不畏风雪的志向。梅花不好画,“尤其是梅花的老杆,得弯弯曲曲、疙瘩榔头那样的”,但大舅乐在其中,不光画白梅,还画绿梅,画带雪的红梅,“你看看,这么冷的天,它还开!”大舅种下的一棵腊梅最近开花了,他很高兴,来人就拉着介绍,“我要向它学习,再冷我也要开,还要开得香,开得美!”
大舅画梅花
“为了画好花,他去养花,为了画好大公鸡,他就去养鸡”。大舅这套学画方法在侯大姐看来,笨拙得有些可爱。大舅还画过不少山水画,但其实他一辈子也没登高望远过。一间小屋,几支毛笔,几盘颜料,孤身一人,大舅一画就是60年。
“要当中国画坛第一人”
大舅仅上过两年学,识字不多。他找来新华字典自学,慢慢认得了不少字。
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李昀侠”,“昀”即“公义”,“侠”即“侠客”。大舅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待人公义的侠客。他还悄悄给自己印了一沓“中国画坛第一人”的名片,逢人就发。糗得侯大姐呛他:“大舅你怎么可能是画坛第一人呢?”但大舅很坚持,当着我们的面争辩:“这不是吹牛,我学过一句话,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出真知,让我试试看!”嚯,大舅还知道《实践论》。
大舅的名片
“一个农村的老头,却天天梦想着当画家。大舅的这份执着被村里很多人看成傻子、疯子,但大舅没有因为别人的嘲笑就停下手中的画笔。”大舅一心扑在创作上,常常从早晨画到凌晨的执拗劲儿,惹得侯大姐直心疼:“71岁的老人了,这样画身体怎么吃得消?”于是便悄悄减少给大舅送创作补给的频次,“去年夏天,有一次我去大舅家串门,一看大舅的画案因为长时间没用都长毛了,我很高兴,知道他最近没有再通宵作画,有好好休息。”侯大姐为自己成功阻止大舅以燃烧生命为代价的创作而窃喜。
侯大姐拍摄大舅日常
但她知道这也不会持续多久,大舅终归是要拿起画笔的,“这是他的呐喊,他要说的话全部在画里。”大舅总会督促她这个外甥媳妇帮自己上街裱画以便去卖,但侯大姐知道在大舅这里,卖画远不止是一门生意,“大舅认为只有他的画有人买了,就意味着他的梦想和才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不再是亲朋好友眼里‘一无是处的老头’了。”侯大姐回忆起一则伤心事:曾经有人要花2万块钱买大舅的画,最后却欺骗了他,不花一分钱将画骗走,即便如此,大舅还是为有人赏识了他的画而高兴,觉得“骗就骗去了吧,就当是替我收藏了”。
大舅的画作挂满了屋子
如今,大舅的坚韧和执着打动了很多网友。不少热心人,画界名家专程来看望大舅,送来颜料画笔,称大舅为枣庄“梵高”,大舅不认识梵高,但他仍然很感动,用本子一一记下每个来访者的名字,孤单时翻看。侯大姐也替大舅苦尽甘来感到欣慰,但她总是在感谢之余,拜托大家不要因为同情大舅而买画,“大舅有低保补贴,有我们这些小辈照顾,吃得饱穿得暖,心意都领了,希望大家因为真的喜欢大舅的画而买画。”
大舅记下了每个到访者的名字
“就把艺术当做了自己心爱的妻子,陪伴自己度过这短暂的一生,画不动就不画了,就退休啦!”临走时,大舅如此回答我们关于“是否孤单”的提问,说这话时,大舅身后一束阳光正好穿过窗户,稳稳打在了他的画案上。
( 编导/方文浩 摄像/夏天 文稿/方文浩 江渔影(实习) 剪辑/高妍 王海蓉 包装/何君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