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数·数字经济工作室原创
作 者 | 有 叔
微信ID | yds_sh
“大强子又回来看咱们啦!”春节将至,宿迁光明村提前热闹了起来,从这里走出的企业家刘强东,以“大强子”亲切自称,给老家乡亲准备了5万件年货和丰厚的现金红包。
成功不忘桑梓地,那些在外打拼的游子,功成名就之后通常会尽己所能回馈乡里、反哺家乡。从刘强东、李彦宏、马云、马化腾,到雷军、周鸿祎,这些互联网大佬不仅为家乡捐款送物,还尽己所能,带动了当地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强子”助力宿迁,做强“电商名城”
刘强东这次给光明村“拜年”,总共花了超过3000万元。在2025年给光明村的拜年信上,满满当当列了给光明村村民准备的年货有30多种,吃喝穿戴样样齐全,老家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1万元现金;刘强东曾经上过的小学学校,每位老师更是有10万元过年大红包。
“我十八岁离开老家时候,背着76个茶叶蛋和外婆缝在内裤里的500元现金,这些都是父母亲戚朋友和村民凑出来的血汗钱。”1992年,刘强东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成为村里第一个状元,但学费却没有着落。村民们知道后自发地出钱出东西,才让他能够踏上北上求学之路。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刘强东不遗余力地将老家宿迁带动成为了“电商名城”。从2009年京东将集约化客服中心落地宿迁起,刘强东不断加大在宿迁的布局。“把宿迁会电脑的,会说普通话的,基本上都招完了。”根据京东的一组数据,自2009年至2021年12年间,京东已经在宿迁累计投资项目13个、投资额超200亿元,涵盖电商、智慧城市、物流仓储、智能产业等七大业务。据统计,京东在宿迁的员工数量已超过2万人,直接或间接带动了数十万人的就业。
2024年11月22日在宿迁最新签约落地的京东数据标注产业园,将专注于数据的准确标注与处理,依托AI技术提升数据应用效率,助力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投入运行后预计将吸纳2500名员工,并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带来2亿元以上的税收。
图:宿迁电商产业园 来源:网络
得益于“大强子”的龙头带动,宿迁当地的电商产业链日趋完善——在宿迁,平均每秒有23件快递发往世界各地,每9人中就有1人从事电商相关工作;宿迁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4项指标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以宿迁电商产业园区为代表的电商载体不断提档升级,HPE、当当、途牛等一批互联网企业接连入驻,让这里崛起为宿迁电商产业的新地标。园区从业人员超过3.7万人,成为集创新创业孵化、电商运营、跨境电商、物流仓储、互联网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电商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BAT初代大佬,都为返乡投资打过样
互联网行业迭代很快,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个叫法现在已经不太提了,但作为初代互联网大佬,李彦宏、马云、马化腾早都有过为家乡数字产业增砖添瓦的经历。
李彦宏是山西阳泉人,他在阳泉出生、成长,直至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才离开家乡,尽管后来事业重心放在北京,但他一直心系家乡。2010年11月,为了回报家乡,李彦宏以个人名义向阳泉市政府捐款1000万元,用于支持阳泉市城市智能化建设及升级,打造数字阳泉。
2011年,百度又在阳泉投资47亿元建立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这是其自建的第一个大型数据中心项目。从2011年9月选址到2018年9月整体交付,共历时7年,已成为助力AI、成就未来的重要基石。2019年11月,百度又与阳泉共同推动智能交通建设,加速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前瞻技术落地,打造阳泉智能交通新名片。
图: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 来源:网络
马云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他创办的阿里总部也坐落于杭州。因此,无论是早年执掌阿里还是近年来处于半退休状态,马云有大把时间待在杭州,而他对杭州的贡献有目共睹,被授予过“功勋杭州人”荣誉称号。马云报答家乡的最佳载体便是阿里,与杭州市政府建立全面、紧密战略合作关系,共132个合作项目全方位推进,阿里和杭州已成为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
马化腾是广东汕头人,2016年10月,腾讯与汕头市政府签署共同推进“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产业创新、民生应用、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创新创业、产业服务等6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联手打造最美智慧城市。2018年,腾讯入驻位于汕头市濠江区南山湾的粤东数据中心,助力打造未来粤东智慧城市的“心脏”。
湖北双雄回乡投资,催生“第二总部”现象
作为目前的“湖北首富”,雷军对家乡也是充满感情与回报。生长于湖北仙桃人的雷军,1987年以湖北省高考理科第2名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在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他向母校武大以个人名义捐款现金13亿,此举轰动全国,创造了我国高校有史以来个人捐赠现金的最高记录。
2017年10月,小米在仙桃举办全球供应商大会,吸引全球电子巨头如美国高通、日本索尼、韩国三星等齐聚仙桃,提升了仙桃在全球电子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仙桃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发展资源。
雷军的小米集团与仙桃市政府、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成立湖北长江(仙桃)产业基金,首期5亿元,吸引小米供应链优质企业落户仙桃。通过湖北长江(仙桃)产业基金,间接的推动了工匠派汽车、飞象科技等小米供应链企业落户仙桃。
若将视野放宽到整个湖北,雷军的动作很是频繁。同样在2017年,小米、金山软件、顺为资本就与武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建设小米武汉总部、金山武汉总部和顺为武汉总部。为建设小米武汉总部,雷军表示在之后几年要投资230亿元。同时,小米还与长江基金合作,成立120亿元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成为近几年国内芯片领域一股重要投资力量。
图:小米武汉总部 来源:网络
截至目前,小米集团在光谷部署了三大重磅项目,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小米武汉总部之外,小米集团在武汉市投入巨资建设了小米武汉科技园、小米集团首个全球智能家电工厂等重大项目,这意味着武汉市将会成为小米集团重要的区域总部、全国重要的生产研发中心,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都将聚集在光谷,武汉将会成为小米集团产业布局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与雷军一样,周鸿祎也是湖北籍企业家,对湖北同样满怀深情。2017年11月,周鸿祎回到武汉参加第三届楚商大会,并向家乡深情告白,“自己回到家乡就是希望能回报家乡,能在家乡的土地上投资和有所作为,目前360正在和武汉大学合作做网络安全学院,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他还将和360的团队一起回报湖北,共同壮大楚商。”之后,360企业安全集团“第二总部”落户武汉,并在光谷设置了研发运营中心。
在“楚才回家”的口号招引之下,最近几年,包括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奇虎360、小红书、尚德机构等超过80家知名企业落户武汉,催生出国内企业“第二总部”现象。
结语
衣锦还乡不如反哺家乡,对于知名互联网大佬而言,造福家乡既是一份浓浓的故乡情结,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数字经济是当前最具活力的产业领域,以上这些互联网企业的领军人物正逐步成为家乡招商引资的最佳代言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强劲动力,甚至能出现“因为一个人,改变一座城”的现象,这便是中国人血液里代代流传的乡土情怀在赛博时代的最好映射。
——The End——
「 往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