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春运正式启幕,预计90亿人次的“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在中国发生。
2.北京CBD糖葫芦摊主老陈因社交平台上的帖子爆火,每天接待顾客达数百人。
3.老陈的糖葫芦之所以受欢迎,原因在于食材新鲜、馅料足,以及现场熬糖、裹糖的工艺。
4.尽管流量带来了商机,老陈仍坚持每天卖糖葫芦至晚上9点多,确保顾客满意。
5.老陈表示,糖葫芦生意虽然辛苦,但他喜欢这份工作,也珍惜与顾客之间的交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启幕。一场预计90亿人次、创纪录的“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开始在华夏大地发生,“流动的中国”再次展现出满满的活力。《中国报道》编辑部也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将笔端融进坚守岗位的劳动身影。
从医院外科手术室到北京CBD街头、从山间的水库到什刹海的冰场,直至四九城蜿蜒的护城河,《中国报道》记者跟随报道中主人公的脚步,进入他们的“天地”,聆听他们的故事和对新年的期待。在这些有关理想、情义、责任、奋斗的故事中,也许能看到你我的影子。
2025年是农历乙巳蛇年,不同往年,节气“立春”将在今年的一头一尾出现,成为少见的双春年。加之今年闰六月,在农谚卦卜中常预示丰收喜庆。也祝愿诸君2025年风调雨顺年丰稔。
△ 1月16日晚上8点多,老陈在北京CBD附近的地铁口售卖糖葫芦。
△ 1月16日傍晚,位于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光华路12号的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北京中信大厦)。
2024年12月中旬是老陈最火的时候,他直言,那时候自己成了城管的重点“监视”对象,他不得不把街道上的流动摊位搬到国贸附近的地下美食城,并叫来亲戚朋友帮忙。美食城的租金高、人流量少,卖糖葫芦本身是一个季节性的生意,通常只能卖3个月,年后的生意基本就不太行了,如果不是有熟客撑着,很难维持。
2024年12月27日下午4点多,老陈发了条朋友圈,画面中是地下美食城折了两圈排队的人群,一直排到安全出口,大家都在等着糖葫芦出锅。老陈写道:还没来的就暂时不要来了,排队至少要两个小时。
早在被这波流量意外“选中”之前,老陈也火过一次,那次的结局是以老陈停工一周为代价。2023年,一个以汽车、家居内容为主的自媒体博主找到老陈,拍摄了一条北京地铁口糖葫芦相关的视频,这个博主在抖音有千万粉丝,视频发布后,老陈的摊位就被带火了,排队的人多到影响路面交通。最后是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到博主,协商后删除了视频,并让老陈停工一周。
谈及这次意外走红,老陈表示很是紧张。当泼天的流量突然降临至一个小本买卖的摊主身上时,有太多失控的因素潜藏在巨大又短暂的喧嚣中,老陈觉得,做他们这行,不能太声张。
而且诋毁也裹挟着赞誉扑面而来。翻看那些点赞高的帖子,下面的很多评论看起来很“刺眼”。有人看图说话,评论老陈做的糖葫芦非常失败,糖不薄,没有“糖风”。“这些人可能都没来买过我的糖葫芦。”老陈说。
△1月16日,老陈正在地下美食城的档口熬制糖稀,给新一批糖葫芦裹糖。
到了1月,老陈的生意逐渐恢复平常。地下美食城因为位置不好,所以到了7点多,基本上就没什么顾客光顾了,但老陈还是会坚持做到晚上8点。老陈告诉记者:“答应了别人卖到8点,就不想让顾客跑空,哪怕只有一个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