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献瑞,福满乾坤。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天。
步入校园大道,两侧摆放着滨江思政课程12处研学点位展板。这些点位是学校以“思政×研学”的思路,在校园周边、浦江沿线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的基地。点位中既有体现“城市旧貌换新颜”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世博文化公园,也有展现“智造大国重器”成就的远望1号测量船、长城191号潜艇,还有反映“中华民族登上世界舞台”的世博会博物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同学们可以从学生志愿者手中领取专属贴纸,“打卡”曾经前往学习过的研学点位,激励大家在新的学期中继续“行黄浦滨江,研新旧变迁,思复兴启示,创强国未来”。
圆弧大厅里,别具一格的“智慧蛇”模型正拿着“追求卓越,蛇我其谁”的春联迎接着大家。学校意图通过新春创意布置传达对中山学子的期望: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始终保持进取的态度,自信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
礼堂里,正举行着“浦江奔流传薪火,文化润心铸栋梁”——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校园主题活动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校长马园根作开学致辞,希望同学们以“求知”为灯塔,在书海中遨游,丰富自我;以“实践”为阶梯,在社会课堂中锤炼意志,拓宽视野;以“信仰”为航标,在探索中坚定初心,勇担使命。希望大家以黄浦江的浩荡气势,以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姿态,在每一次思考中找到方向,在每一次挑战中磨砺成长,在每一次行动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潮起东方门,课立浦江畔”篇章中,历史教师谈沁怡进行了《铸就中国“脊梁”》学科思政微课展示。谈老师将课堂移至长城191号潜艇中,结合中国从有海无防,到大型军事装备陆续问世的发展,讲述了中国核潜艇功臣黄旭华院士等国防科研领域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让学生们在“实景式”教学中深刻感受历史与当下,坚定决心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实践启新航,育人续华章”篇章中,大队辅导员王逊奕带领杨皓轩、王思祺等同学表演了情景剧《行思滨江足迹》,回顾了学校滨江思政课程发端于少代会提案,不断发展完善的历程。目前,滨江思政课程已提炼了“带领学生丈量与红色文化的零距离”课程理念、融入了跨学科学习方式、总结了“四步12法”实景式教学方法、创新了“社会笔记”项目化长作业形式,形成了联合多学科、联通各学段、联动校内外的大思政教育新格局。
在“研学绘新篇,扬帆正当时”篇章中,《2025版黄浦滨江思政研学地图》正式发布。相比旧版,新版地图对研学点位进行了扩展与优化,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性更强的研学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们在研学探索中提升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担当。
灵蛇献瑞,福满乾坤,希望每一位中山学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像蛇一样灵动、敏捷,勇敢追逐自己的目标,在充满激扬朝气活力的校园里,在积淀丰厚历史文化的黄浦江畔,汲取智慧,勇敢追梦!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