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全球首个!我国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前言

人形机器人每一次迭代升级的背后都是技术的不断突破。


数据和算法,是人形机器人实现不断“进化”的关键。从最基本的摔倒后快速站立,到走进家居、零售等多种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每一次迭代升级的背后都是技术的不断突破。

总台央视记者 黄雅洁:机器人起身站立等控制技术一直存在很多难题,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近期由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一项算法技术,能够使人形机器人从各种状态下快速、稳定地站立。

图片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 庞江淼:我们应该是全球第一个完成了在可泛化地形、任意地形能够站起来的算法。之前基本上都是在固定的地形、固定的姿态,以固定的程序让一个机器人站起来,但是我们通过从交互中学习的技术,能够让它非常直接地在不同的场景、地形、姿势下直接站起来。

百万条真机数据开源

人形机器人训练加速度! 


图片


总台央视记者 黄雅洁:在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数据采集中心,有100台人形机器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训练,截至目前,企业已经将超过100万条的真实场景训练数据进行了开源。


图片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执行院长 姚卯青:去年12月底,对全球开放了100万条机器人轨迹的公开数据集,希望通过这个数据集的发布,能够推动整个具身智能在学术界和工业应用上面的一些进展。下一步,我们还会持续去往成本优化演进,包括机器人整机成本的优化,到整个数据采集过程的效率优化。  

打破“数据孤岛”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投入使用


一个简单的“倒牛奶”动作,就需要采集近百条高质量数据。由此可见,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训练,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成本。近期,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上海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利好?未来,降低机器人的训练成本,还有哪些办法?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异构”,即“不同结构”。不同厂家生产的机器人拥有不同的形态、功能和技术架构等,这就意味着,如果每家企业只训练自己的机器人,往往容易“各自为营”。近期,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上海启用,训练场集结了百余台、来自11家企业不同品牌、不同结构的人形机器人,这将帮助解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问题。


复杂场景“一键生成”

仿真平台有望大幅降低人形机器人训练成本


2月22日,全球首个“城市级”人形机器人仿真训练平台升级版在上海发布,平台在实验环境中实现了路径闭环验证,并向全球开发者开放,可实现复杂场景“一键生成”。

图片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 庞江淼:包括人力成本、机器的成本,一条真机数据的成本可能在十几元一条,但是如果我们用仿真的话,它的成本大概是两分钱一条,单条数据的成本只是之前的五百分之一,也是我们虚实贯通技术路线的核心价值所在。  


人形机器人迈向商业化量产时代

企业加速生产抢订单


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个挑战,就是量产。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元年。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量的提升,单台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也正在从动辄上百万元,逐渐降低。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在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从去年7月开始产线搭建,到今年1月实现千台量产,他们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

图片


企业生产负责人介绍,人形机器人的许多关键零部件,都与新能源汽车有所交叉,这些精密的零部件能很容易地迁移到人形机器人制造中。 

图片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硬件研发总监 张敏梁:通过革新工艺,我们把它的一个螺母的磨削时间从20小时降低到了2个小时,28个关节模组,可能有14个规格,但现在我们通过优化组合,最后变成了4个旋转的规格、4个直线的规格,来达到所谓的“聚量降本”,整个关节模组我们核算下来应该成本降低了50%。

图片

业内普遍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也是商业化落地的元年。随着我国企业率先进入量产,国产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已经从单台上百万元逐渐降至百万元以内,未来有望进一步下降。

图片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彭志辉:比如千台万台的规模之后,成本会远远低于一辆家用的汽车,肯定是20万元以内。


免责声明

章来源:央视财经‍‍‍‍‍‍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3月31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