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一则视频冲上了热搜,迈巴赫S680控诉华为尊界S800车辆视频造假,并且损坏了自己的车辆。
事发后,江淮汽车也即使发布了公告,公告有2个关键点:
1.遵循车辆测试的要求,没有作假。
2.车辆是第三方渠道租赁,已经说明用途。
江淮汽车
总结就是:我们测试合规合标,都是第三方的责任。
但是真的是这样子吗?我们都知道,一般人是不会随便把迈巴赫这种汽车交给租车公司的,所以在东方财经的采访下,出现了以下的聊天记录,划重点:
1.迈巴赫车主和租车人员是朋友,表明是正常使用,没做测试,所以才租出去。
2.尊界层层筛选,包给第三方A,A找了广告公司B,B再找了租车公司C,C找到了这位迈巴赫车主朋友D。
3.尊界并没有联系这位迈巴赫车主朋友和车主,修车款是B进行垫付。
东方财经
我大胆盲猜一下当时车主和车主朋友的聊天对话如下:
车主朋友D:尊界S800要借你的车子拍视频,就是华为余承东那个,可以不?
车主:就是拍视频啊?
车主朋友D:对,他们是这么和我说的。
车主:好。
所以,迈巴赫车主事后才会发视频问尊界和华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的情况,因为车主压根就不知道是层层分包。
我自己是汽车自媒体,根据我接触到的行业测试规则情况来看,如果车辆是租出去做测试的,通常会在合同里面写清楚车辆是用作测试用途,当然一般的测试用途不会详细说明,但是如果做比较强烈的测试,比如暴力驾驶、碰撞啥的,也会写下后期的维修责任什么的。
从尊界S800和迈巴赫对比视频看,的确并不是什么很暴力的驾驶,所以盲猜合同里面也不会写详细情况,只是说“做测试用”就结束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位车主朋友D会说“有一点点隐瞒”。
但是可以很肯定的是第三方A和广告公司B肯定是知道车子干嘛用的,租车公司C也许知道什么用途。
另外,B站UP主仔细分析视频后发现,貌似车辆的轮胎也做过手脚了,特地放了气,才展现出视频里面尊界S800如此优秀的对比度。
上图尊界S800,下图迈巴赫S680
我并不是说尊界S800在测试中做了手脚,仅从事实的角度出发,轮胎产生这样子的形变的确是气压不足导致。
并且轮胎气压足的情况下,这种速度并不会造成轮毂受损,最多是防爆胎鼓包,只有轮胎没气冲击力无法化解才会让轮毂受伤,以下是轮毂受伤图。
有的人会疑惑,为什么视频轮毂受伤的位置和测试时候的视频不是同一个位置?
车主随后又发出后续回应,展示了车辆GPS显示的轨迹,原来是做了好几次测试后选出来的一次比较好的结果。(不用怀疑车主故意装的GPS,这是车辆自带的功能,我的破宝马都支持。)
所以总结如下:
1.迈巴赫车主的确不知情。
2.尊界官方不确定是否写清楚,但是根据行业规则和我接触到的厂家测试,我认为是说清楚了。
3.视频展示的对比情况的确存在疑点,视频展现的S800对比情况可信度较低。
尊界S800从发布至今,几乎全是负面的新闻,除了本身余承东大嘴吹的原因,更多的是营销一摊烂泥,颇有一种草台班子的味道,这直接让原本大家都很看好的华为,背上了负面的名声,长期下去必然会对华为本身也造成影响。
那么各位怎么看?
码字不易,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转发多多支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