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50

评论

142

38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李书福:建议初中阶段教育分流,摒弃以分数为核心的单一评价模式

在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交了一份《关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开展大规模因材施教释放学生禀赋的提案》。

李书福认为,当下初中阶段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育模式同质化严重,综合应用能力重视不足;学业压力不利于禀赋释放,学生多元发展受限;评价体系单一,升学渠道狭窄;学校评估导向偏差,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性矛盾等。

为此,李书福建议从初中阶段开始实施教育分流,大规模因材施教,通过AI赋能和数字化助力,释放学生禀赋,发掘教育的无限潜能。

这其中他提到,要制定科学分流指南,建议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引导学生自选不同门类的学科配比,有些学生可以选三门学科,有些学生可以选四门、五门学科,有些尖子学生可以选更多门类的学科。分流不分校,同学不学同;此外要构建灵活选择的学业发展环境:现在的职业大学与普通大学,职业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分层分流方法应该进一步改革;有必要把当前的标准化教育、整齐划一的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场改革。

此外,李书福还建议称,推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育,通过技术途径开展教育系统资源和能力提级,鼓励政府部门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发适应上述要求的智能线上教育平台,快速迭代培训教师、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学生进行多样化学习选择。他建议整合国家和社会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提供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电子图书等,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他认为,要引导综合视角定义人才,重点推动评价体系改革,建议摒弃以分数为核心的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学业+实践+特长+品德”综合评价体系。他建议,要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革新学校评估指标体系,AI辅助教学已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精力的局限;虚拟教学场所也拓宽了学习场景的实体局限;大量涌现的电子图书等数字化学习材料的丰富性、便捷性和实时更新性是纸质图书难以比拟的。对旧有评估标准的延续会使教育资源配置过度偏向无效的硬件建设,而忽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为更好地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需求,建议对这些评估指标进行改革,用好“指挥棒”,构建更加科学、多元且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校评估体系,以引导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显示,自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车企以来,吉利已在教育领域投入早已超过百亿元,建有七所本专科高校,在校生超过九万人。30年来,吉利和上下游战略伙伴已经向吉利院校开放了超过30个大类、300种职业岗位,覆盖了吉利院校大部分专业,并与吉利院校共建20多个现代产业学院。

李书福以吉利教育的实践举例称,吉利教育深入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精准“画像”,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成长。同时,吉利教育利用AI技术自建智能教育平台,大力推动教育数字化改革,帮助学生更高效地、个性化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探索与实践,原本被忽视的学生在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下,发现并发挥了自身的禀赋优势,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崭露头角,实现更高价值。吉利教育的探索,或可为初中阶段开展大规模因材施教、释放学生禀赋提供一些借鉴。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