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Melon空降冠军→Spotify查无此人!权志龙遭全球市场'打脸'?

近日,权志龙的新歌《Nil》引发了韩流圈的轩然大波。这位被誉为“韩流教父”的歌手,与格莱美得主Anderson.Paak合作的新曲,在韩国本土的Melon榜单上空降冠军,却在全球流媒体巨头Spotify上表现惨淡。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粉丝圈的热议,更暴露了韩流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深层困境。

图片

7月16日,权志龙的新歌《Nil》在Melon实时榜单上以碾压式姿态登顶,其粉丝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发起#KingIsBack话题,单日讨论量突破200万。然而,当Spotify全球每日榜单更新时,《Nil》不仅未能进入前200名,甚至在韩国本地榜单也仅位列第37位。这一巨大反差让许多粉丝难以接受,也让外界对韩流的全球影响力产生了质疑。

图片

有网友指出,权志龙团队此次选择与Anderson.Paak合作,甚至远赴洛杉矶拍摄MV,显然是想复刻Blackpink的全球化路线。然而,数据显示,《Nil》在美国区Spotify的首日播放量不足10万,不及防弹少年团成员solo曲《Like Crazy》同期数据的1/20。这种“水土不服”的现象,让权志龙的海外推广计划遭遇了重大挫折。

图片

这场争议背后,实际上是韩流不同世代偶像的路线之争。权志龙作为二代团的巅峰代表,其粉丝群体与防弹少年团、Blackpink等三代团的受众存在天然代际区隔。当Melon改版削弱传统音源大雾优势后,新旧势力对“权威认证”的争夺愈发白热化。

有网友评论称:“当初《Still Life》Melon空降时,GD粉丝说‘这才叫真正的艺术家,不像某些数据女工’,现在被反噬了吧?” 还有人指出,权志龙此次回归被视为YG重夺话语权的关键战役,但最终却因定位模糊陷入“东西不靠”的窘境。

图片

这场风波也揭示了韩国娱乐产业的结构性困境:Melon等本土平台与全球流媒体体系存在价值评判标准的根本差异。防弹少年团之所以能打破次元壁,是因为其早期通过Twitter建立了深度欧美粉丝社群。而权志龙尽管在Melon拥有18首周冠单曲,但在Spotify的粉丝基数仍不足50万。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权志龙团队仍停留在2015年的宣传模式,而新团出道已同步运营TikTok挑战赛。此外,Anderson.Paak的加盟也未能带来预期的流量加成,反而暴露了韩流企划中“格莱美获奖=流量保障”的认知误区。

图片

在这场争议中,普通韩国网民的矛盾心态也值得关注。一方面,有人批评“没有BTS/BP,韩流什么都不是”;另一方面,也有民族主义言论称“GD不需要向欧美证明自己”。这种复杂情结折射出大众对韩流文化输出的纠结。

有网友评论:“逼着35岁歌手和20代偶像拼流媒数据,本身就是病态!” 还有人指出:“我们正在用衡量偶像团体的标准审判一个艺术家,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图片

这场风波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但它留下的问题却值得深思:当韩流从文化现象进化为国家战略时,是否容得下多元化的成功定义?当“全球影响力”成为唯一价值标尺时,那些深耕本土市场的艺人,是否注定要被钉在“失败者”的耻辱柱上?这些问题,或许会在下一个Melon冠军与Spotify榜单的落差中找到答案。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