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鼻炎中鼻涕是清的,推荐桔梗元参汤,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
桔梗9克、元参(即玄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 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取决明子500克,炒微黄,磨碎,放在干燥瓶罐中。
每次取15至30克,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适量的蜂蜜或者红糖,开水浸泡连服四五天,大便可顺畅排出。此后以小剂量服用十天左右,巩固疗效。
玉米须不仅具有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
每次取玉米须25~30克,泡茶饮用。
养发需先养肝肾,如黑芝麻、桑葚、核桃、黑豆等都是养发的佳品。
黑豆100克,枸杞子20克,白糖少许,黑豆提前浸泡1小时,水煮约40分钟,连汤带渣一同食用。
莲子糯米粥可用于虚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莲子、糯米各50克,红糖1匙,将莲子开水泡胀,剥皮去心,放入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加糯米煮沸,慢火炖至米烂莲子酥即可食用。
山楂能消食积,炒麦芽能和中、消积、下气,对脘腹胀满者,食之颇宜。
取生山楂、炒麦芽各10克,混合后加水煎煮。每日1剂(400毫升),代茶饮。
取绿豆30克,海带10克,鱼腥草10克,白糖适量。
先洗净海带、鱼腥草,将鱼腥草加适量的水煎20分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绿豆、海带煮熟,加入白糖调味饮用,每天1剂。
药店买藿香100克,用细纱布包好,放入已煮烂的绿豆汤中,约10分钟后取出纱布包,加蜜即可。
每天喝三次,坚持一周见成效。
枸杞子、麦冬、百合各9克,玉竹6克,清洗干净后,放入壶中加水煮沸5分钟停火,晾到温度合适,即可倒入水杯中饮用。
准备藿香30克,大黄30克,黄精30克,百部30克,苦参30克,地肤子30克。
水疱型的可在上药熬好后冲入白矾10克。角化脱屑型可在基本方基础上加用桃仁30克(打碎),桑枝20克。
每次浸泡15~20分钟,如果有空的话可一天浸泡两次。
五味子、柏子仁这两味药都是中医里经典的宁心安神药物,晚上喝枸杞子茶能治疗失眠。
用枸杞子15克,加柏子仁15克或五味子10克开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即成枸杞子茶。
取菊花约100克,加适量清水煎10分钟。将前取的菊花汤分为两碗,一碗待凉后饮用,另一碗趁热熏蒸双眼,凉后再拿干净的纱布轻轻蘸取擦洗眼睛。
一天3次,2~3天红眼病就能好转。
如果是肾精不足,而偏向于肾阴亏虚,导致有虚火上浮的偏头痛推荐熟地汤。
熟地90克、巴戟天15克、茯苓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生姜是和胃降逆顺气的要药,且能辟秽解毒,发散外邪,故能使脾胃升降有序,气血调和而使晕车诸症自消。
可将鲜生姜20~40克研成碎末,用纱布包把姜汁全部挤出,在上车前服下(不用水冲服)。
白芍60克、甘草10克、木瓜10克、葛根15克,一日一服,水煎服。
把去核的山楂肉和白蒺藜(中药店能买到)适量,分别上锅蒸,熟后打成浆,混合在一起,捏成丸子(3~5克),每日吃上三五丸。
取生竹叶(去梗)500克,生姜120克,白盐180克。
先将竹叶放在锅里,用适量的水熬成浓汁,再将生姜切成片捣成汁,和竹叶一起熬煮,然后沥净水分,最后加入盐起熬成膏状,贮存于有盖的瓷器中。
荨麻疹也是皮肤科中女性常见病之一,俗称“风疹块”。若是因为吃鱼、虾、蟹等出现荨麻疹,可以用紫苏叶。
一般鲜品用15~30克,干品5~10克紫苏叶,前煮后,饮用煎煮汁即可。
尿酸偏高的人,推荐喝红花绿叶茶。取绿茶10克、藏红花5克,泡水晨饮,连喝半个月,对尿酸高有一定调理效果。
取红景天3克,藏茵陈1克,枸杞5克,泡水日常饮用,对于缺氧、肥胖、血脂高的老年朋友,能起到强身健体、调整呼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