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eber认为,狗屁工作的爆炸式增长完全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凯恩斯早在19世纪30年代的预言,21世纪社会的高水准机器自动化可以取代大部分毫无价值的工作,人们一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然而,现实与凯恩斯的预言大相径庭,蔓延开来的不是自动化实现的优越,反而是自动化恐惧。
什么是狗屁工作?Graeber将其定义为:一种有偿就业,完全没有意义的、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工作,连员工自己都不能为其工作的存在而正言;作为就业的前提,员工还不得不假装热爱工作;一旦这些工作突然从地球上消失,社会反而会运转地更好。
Graeber将狗屁工作归纳为以下五类:
1. 马屁型: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上级觉得自己很重要,如接待员、行政助理、门卫。
2. 打手型:他们是雇主积极的打手,巩固权贵利益的附庸,例如游说者、公司律师、电话推销员、公关。
3. 补丁型:处理本来可以完全避免的问题,比如程序员修补劣质代码、航空公司前台工作人员安抚拿不到行李的乘客。
4. 报价机型:专门写书面文件、做些放空炮的报告,例如绩效分析师、公司内部宣传员。
5. 监工型:不必要的上级,他们管理那些不需要管理就能运作的人,没事儿也要找点事儿给人瞎忙活,例如中层管理人员、领导力专员。
AI能不能取代?太能了...
现在起劲学习AI 的,浑不知自己完全可以被取代。
而且,在取代之前,倒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聊天时候说到的,AI有没有可能让“文山会海”少一点?
我认为能!
因为很多文件和报告本身,并不是真的有人需要这些文件和报告,文件和报告的意义在于:服从!
就跟酒桌上喝酒一样,你把酒喝掉,意味着一种服从。写报告也是一样....所以对很多向上打的报告来说,字斟句酌的意义几乎为零,因为你认为很重要的字句字眼,上级可能连看都没看一眼....
你把厚厚的,一看就倾注了心血的报告交上去本身,就是报告的全部意义。
有些东西为什么要你用手写,不是在意你写了什么,而是在意你写不写。写本身,就是态度,就是服从。
AI来了!以前非常费劲的报告,现在瞬间完成.....除了少数需要手写的,大多数还是电子文档....
请问,费劲巴拉的报告还难么?既然这么好写,还让你写啥啊写,看的比写的还累!
如果每个人带个塑料胃,喝酒还有服从性测试的效果么?
想象一下,等于人人带个塑料袋去喝酒,大家干!然后倒到塑料袋里,拎壶冲?还冲个毛线冲....
所以,AI可能会在取代狗屁工作前,先干掉文山会海吧.....这算个好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狗屁工作者都需要担心,毕竟AI提供不了情绪价值,没人会在乎一个机器是不是拍自己马屁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