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发布了新款iPad Air(M3),更换了M3处理器并可选配全新妙控键盘,但外观变化不大。
2.AI工具DeepSeek、文心一言4.0 Turbo、Kimi、ChatGPT 4o和Gemini 2.0 Thinging Experimental分别对比了学生党、打工人、公司高管和创意人员四个群体的需求。
3.然而,AI工具在阅读链接时似乎不太会交叉对比多个网站的信息,对类似产品名称会有误解。
4.尽管如此,各AI工具的最终结论都算不上错,但距离成为量身定做的选购工具仍有距离。
5.消费者在选购iPad时,需考虑个人需求和预算,权衡不同产品的优缺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就在昨晚,苹果发布了最新款的 iPad Air(M3),它更换了 M3 处理器,可以选配全新的妙控键盘,然后就……好像没什么变化了。
官网的参数看得人眼花缭乱,相信准备入手的你也看得头疼,所以我们就为 AI 准备了一个指令,尝试让 AI 帮我们解决选购问题,指令如下,大家也可以去试试看:
昨天苹果发布了最新的 iPad Air M3,我想知道这款设备值不值得购买,我希望你分别给我介绍学生党、打工人、公司高管、创意人员四个群体,分别去对比 iPad Air M2、iPad Pro 2021、iPad 10 这三款产品,另外我也想知道,以 iPad Air M3 的定价,是不是降价后的老款产品更值得购买,这是 iPad Air M3 的官方链接:https://www.apple.com.cn/ipad-air/
这次我们选择的 AI 工具有四款,分别是 DeepSeek R1、文心一言4.0 Turbo、Kimi、ChatGPT 4o 以及 Gemini 2.0 Thinging Experimental,我们本来也想试试刚发布不久的 Grok-3,但是呢……
好的,下次带上它。
DeepSeek R1
在我的指令中,明确要求了从四个群体出发,并对比其他几款产品。DeepSeek 也确实根据不同人群给了我信息明确、内容丰富的解读:
仔细看下来,DeepSeek 的分析非常全面,结论基本正确,但解题思路有不少问题。
比如在分析 iPad Air M2 时,它提到这款产品缺少最新的触控笔功能,但去年发布的 iPad Air 是支持 Apple Pencil Pro 的,看了下参考链接,它大概是搞错了 iPad Air M3 和 iPad Air3。
又比如在分析 iPad 10 时,表示产品仅支持初代 Apple Pencil,其实这款产品还支持 Apple Pencil USB-C,这同样是阅读链接出现的问题。
而在分析 iPad Pro 的便携性时,DeepSeek 则完全没有思考 11 英寸的版本,表示 iPad Pro 在便携性上比较差。
在分析的最后,DeepSeek 给了一个表格,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但考虑到购买 iPad 这件事本身就没有准确答案,所以怎么说都有道理。
文心一言4.0 Turbo
当我把同样的问题发给文心一言 4.0 Turbo 后,文心一言给了我一个非常详细的答案。但在阅读后发现,同样有一些小错误。
在描述 iPad Pro 2021 时,文心一言提到,搭载 M1 芯片的 iPad Pro 性能远超 Air 系列,这显然是阅读了 iPad Pro 2021 刚发布时的文章,而且并没有根据时间进行修正。
在最终的总结方面,文心一言建议高管和创意人员均选择 iPad Pro 2021,主要原因是高端设计、ProMotion 以及 Face ID,文心一言认为“高效和品质”对他们更重要,而 DeepSeek 因为只对比了 12.9 英寸的 iPad Pro,并没有把 iPad Pro 放在“便携”里。
Kimi
其实在所有国产 AI 工具里,我最期待、用得最多的就是 Kimi,但在选购 iPad 这里,它的表现着实一般,一上来它就先否认了 iPad Air M3 在昨天发布。
之后它对它认为发布的产品进行了对比和购买建议,根据每种人群、每款产品进行了全面的优缺点对比,内容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它针对所有人群的结论都是:没钱买 iPad,有点钱买 iPad Air,最有钱买 iPad Pro,错了吗?当然没有,有参考价值吗?好像也没有。
ChatGPT 4o
ChatGTP 4o 在所有工具中反应是最快的,结论也非常简洁准确。
仔细阅读也没有发现其中有什么问题,根据不同人群的高低预算都提出了不错的解决方案,针对创意人员提到了 iPad Air M3 支持 Apple Pencil Pro,针对上班族也没有说预算充足就买贵的,整体来说我对这个结论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我个人更喜欢文心一言的表达方式,但从结果来看,ChatGPT 4o 依然更加准确。
唯一的遗憾就是它并不会因为我用中文提问,就去看中文网站。
Gemini
Gemini 先把产品的关键参数和价格整理了一个表格,方便我们去对比,因为过于方便,我一眼就发现了问题:iPad Air M3 并没有提供 2TB 版本的产品。
在结论方面各家的表现大差不差,也不像 Kimi 一样根据价格来排列需求,但在对比老款是否更值得购买这里,却以“13 英寸屏幕”为 iPad Air M3 值得购买的理由——我们都知道,上一代 iPad Air 就有 13 英寸的版本了,猜测 Gemini 也是直接阅读了网页,没有交叉对比。
综合几款 AI 工具的表现,我们发现 AI 工具在阅读链接时似乎不太会交叉对比多个网站的信息,对“iPad Air 3”、“iPad Air M3”这样名字类似的产品也会有误解,虽然凭借着 iPad 多年几乎只换芯片的更新换代,各个 AI 工具给出的最终结论都算不上错,但 AI 距离成为我们量身定做的选购工具,依然有些距离。
那,全新的 iPad Air 和我上面提到的这几款 iPad,你准备入手哪一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