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带我们玩‘财富大冒险’游戏,我现在知道压岁钱可以分成储蓄、消费、做公益三部分啦!”巴中市艺体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财商启蒙活动中兴奋地分享着他们的收获。
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巴中的大街小巷中出现了一群身穿黄马甲的特殊身影,成为城市里流动的亮色。这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为指引,深入融合雷锋精神与传统文化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在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的指导下,正以独特的“金融志愿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模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走到幼儿园孩子们中间,开展财商启蒙活动,这是晏阳初金融志愿服务队“三心工程”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该服务队在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的指导下,聚焦“一老一小”、商户、乡村、特殊群体等重点领域和环节,开展一系列暖心、贴心、安心的金融服务,取得显著成效。这支服务队实施“暖心关怀工程”,聚焦老年群体开设“移动银行体验课”,升级适老化服务改造,累计为600余名老人解决数字支付、防诈识别等难题。同时,组织在巴中市艺体幼儿园等开展“财富大冒险”情景游戏,通过储蓄罐DIY、货币演变实物体验等向孩子们普及基础金融知识,覆盖学龄前儿童130人次。服务队积极推进“贴心护航工程”,针对860家临街商户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同时,通过“金融夜校”培育200余名乡村金融明白人,创新“整村授信+文化惠民”模式,指导银行机构开发“巴山肉牛贷”“巴山民宿贷”等特色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他们还打造“安心守护工程”,建立特殊群体“服务需求清单”,促进银行为残障人士等提供上门开户、远程授权等专属服务470次;设立“金融调解室”,成功化解征信修复、理财纠纷等矛盾23起。
四川巴中市晏阳初金融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北斗村向留守老人讲解反洗钱金融知识。李浩摄
“这个川陕红了半边天舞台剧表演太感人了!没想到红色钱币知识还能这样学!”在滨河路步行街,市民李女士观看完志愿服务队的演出视频后赞不绝口。记者了解到,为让金融知识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实践,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指导晏阳初志愿服务队创新打造“文艺帮扶”项目。他们创作了《爱征信、惠民生》《小卡片推动大振兴》等金融文艺作品,将党的精神、金融知识、帮扶政策等融入巴山民俗文化。在客运车站,安排“雷锋故事+金融知识”流动讲解员,向旅客发放金融知识手册400余份;针对老年群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银发课堂”,通过“非遗剪纸+金融防诈”等互动活动,将金融风险防范知识融入文化体验。据统计,近三年来,服务队累计开展特色宣传活动150余场次,普及群众8000余人次。
四川巴中市晏阳初金融志愿服务队队员在街头向市民群众宣讲数字人民币有关金融知识。李浩 摄
晏阳初志愿服务队传承文化基因,践行雷锋精神,推动完善“志愿服务+文化传播+金融赋能”长效机制。经过十年的发展,该服务队已形成1个总队统筹和N个特色分队精准服务的“1+N”品牌矩阵,创新“金融+文化”“线上+线下”“定点+流动”“普及+精准”的四维服务模式,与22个社区、3所学校、2家文旅单位、12家商业银行及3个公益组织协同开展金融志愿服务,打造“金融志愿服务生态圈”。从社区小巷到乡村阡陌,晏阳初金融志愿服务队用文化滋养金融服务,以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在践行“金融为民”的道路上,他们书写着新时代的奉献篇章,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着金融力量。“我们将持续深化‘文化+金融’的服务模式和‘三心工程’,让金融文化架起金融与民生桥梁,用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巴山蜀水间绽放时代光芒。”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