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航瞰内蒙古|春来候鸟北归 绘就生态画卷

编者按:阴山、老牛湾、大兴安岭、乌梁素海、呼伦湖、乌拉盖草原、库布其沙漠……内蒙古丰富多样的自然地貌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汇集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元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内蒙古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不断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央广网内蒙古频道特推出《航瞰内蒙古》系列报道,用镜头记录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全新视角展现祖国北疆亮丽画卷。

央广网阿拉善3月7日消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的冰雪渐渐消融,河水率先感知到温暖,潺潺流淌起来。近日,大批迁徙的候鸟在此驻足栖息,为这片土地带来盎然春意,绘就出一幅优美迷人的生态画卷。

在巴彦木仁苏木黄河沿线滩涂湿地,成群的天鹅优雅地游弋,修长的脖颈在水面划出优美的弧线;赤麻鸭们欢快地结伴而行,橙色的脚掌拨弄着水波;灰鹤身姿挺拔,时而引颈长鸣,时而在浅滩踱步;红嘴鸥轻盈地掠过湖面,尖细的叫声划破长空。它们时而在浅滩相互追逐、嬉戏打闹,溅起串串晶莹的水花;时而在河面悠然自得地觅食,专注又惬意;时而振翅高飞,冲向蓝天,身姿矫健,在天空中编织出灵动的图案,为这片湿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在水边嬉戏的候鸟(央广网发 杨婧 摄)

巴彦木仁苏木恰好位于黄河“几字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分布着众多湿地及滩涂地。这里丰富的水生植物、鱼虾等,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是它们迁徙途中至关重要的停歇站。每年的初春和晚秋,这里便成了鸟类的乐园,大批候鸟纷至沓来,有些稍作停留,补充能量后继续踏上漫长旅途;有些则被这里的宜人环境吸引,留下来繁衍生息。

近年来,随着水质的显著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鸟儿选择在此栖息繁殖。目前,白鹭、绿翅鸭、普通秋沙鸭、苍鹭、赤嘴潜鸭、绿头鸭等50余种鸟类在此扎根,共同勾勒出一幅天蓝、水清、鸟翔的美好生态图景。

图片

嬉戏玩耍的候鸟群(央广网发 德力和 摄)

巴彦木仁苏木的候鸟爱好者杜军成感慨道:“看到这么多鸟儿在此落脚,内心满是欢喜。这无疑证明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守护好这片美丽的湿地,让这样的美景永远延续下去。”

生态环境的优劣,鸟儿是最敏锐的“生态试纸”。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飞到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安家,这不仅是园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见证,更是高新区、示范区多年来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阿拉善高新区乡村振兴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岳少聪介绍:“这几年,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候鸟迁徙数量逐年递增,今年过境迁徙的候鸟数量高达数万只。随着候鸟的回归,我们加大了对栖息地及湿地的巡护巡查力度,设立警示告知牌,积极向周围居民开展宣传,全力保障候鸟安全迁徙,维护生物多样性。”在各方努力下,这片土地正成为候鸟永远的温馨家园 。

记者:刘一晨

素材支持:内蒙古阿拉善高新区党的建设办公室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