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7

评论

30

4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DeepSeek强势出圈,Manus横空出世!AI时代,诗人会消失?“人均”是诗人?

AI划重点 · 全文约2792字,阅读需8分钟

1.中国自主研发的DeepSeek推理模型引发文学界关注,其强大的搜索功能和短时效文章写作能力受到诗人、批评家等文学工作者的挑战。

2.然而,多位湖北本土知名诗人认为,DeepSeek虽能几秒成诗,但其作品缺乏真实情感,难以取代真正的诗人。

3.专家表示,尽管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在思想艺术水平上能超越多数诗人,但人创作的诗歌不会消失,诗人也不会消失。

4.为此,诗人应提高自己的创作温度、厚度、广度和力度,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极目新闻记者 张艳

实习生 邵婷婷

2025年的春节朋友圈,最热的话题一定有DeepSeek一席。这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的DeepSeek推理模型,引起了文学界广泛关注与热议,其强大的搜索功能,远比之前一些AI软件更显有温度的逻辑推理,以及短短数秒就能写文笔颇为惊艳的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把前所未有的压力给到了作家、诗人、批评家等文学工作者。

尤其是DeepSeek作诗的表现,更是显得技高一筹,令人有惊艳之感。

在极目记者的微信朋友圈,许多诗人、诗友纷纷用DeepSeek来评析自己的诗作,或让其模仿自己的文风写诗……

DeepSeek强势出圈,AI新星Manus刚刚又横空出世……AI时代,写诗不再神秘?诗人将要被取代?人人皆可成为诗人?

带着众多网友对诗歌界、诗人的一连串问号,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湖北本土知名诗人、文艺评论家。有趣的是,对于Manus这个才露面的AI新贵,大家还未来得及体验。

DeepSeek虽能几秒成诗,“作品”却缺乏真实情感

有没有出于好奇用DeepSeek写诗?

对此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写作》杂志副主编荣光启笑言:“我干过这种事,但它写的诗我实在不敢恭维,它写的‘诗’特别像诗,但是,更像初学者所为:堆砌语词、盲目抒情、粗暴地给出思想……而让deep seek写诗评,我也玩过,这种诗评特别像我对某些作品无话可说却非要说的那种状态下所作的。”身为著名评论家的他认为,DeepSeek所写的诗评只是按照固定套路,以‘细读’凑篇幅,无法展现出诗评所需的作者个人化的激情与理论资源,无法与作品产生联系。

图片荣光启

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刘益善未用过DeepSeek写诗,“但有朋友用它来评论我的诗,虽然条理清晰,但缺乏新见解。”

图片刘益善

湖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诗人余述平则坚定拒绝用DeepSeek写诗或评诗:“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可能让DeepSeek评析自己的诗歌,或让它模仿自己写诗。”他认为写作完全取决于内心的愉悦和观照,正如他的口头禅是:“写,是写作最好的老师,我专注于自己独立的快乐。”

湖北“次要诗人”诗社诗人李咏成则从创作温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工智能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其“创作”缺少温度,能展现大众情感,却难以描绘出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就好比每个作者写母亲时的感受是不同甚至是唯一的,而人工智能只有一个‘通用’或者说‘抽象’的母亲,它可以写出大众情感,但写不出个性化的体验。”

同样的,在我国诗坛以写儿童诗著称的湖北女诗人汪岚认为,诗歌表达的是个人情感或思考,以及灵感乍现的享受,“而DeepSeek的创作缺乏真实情感”

图片汪岚

诗人会消失吗?诗人如何应对AI挑战

所有受访者都坚定且乐观地认为,DeepSeek让写诗变得不再神秘,甚至“人均”诗人,但真正的诗人不可能消失,他们的笔不会停止耕耘。

荣光启认为,就新诗而言,DeepSeek目前对诗人的威胁不大,其生成的诗整体上因模仿过往材料而“太像诗”,在局部充斥诗情画意的陈言套语,而专业成熟诗人会避免此类表达,注重个人化想象力与形式创造,通过诗作整体呈现诗意,这两方面DeepSeek 尚难以企及。同时,他指出人与非人创作有别,通过长期对诗歌的阅读感觉能够分辨,此前《诗刊》给过他一些机器人小冰作的诗,这些诗虽然具有意象、形式上的破碎拼贴感这类现代诗的特点,但缺乏人的表达整体性与温度。

“尽管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在思想艺术水平上能超越多数诗人,但我坚定地认为人创作的诗歌不会消失,诗人也不会消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树东说,“诗歌活动的本质在于呈现万物的诗意本质、表达内心情感、进行情感交流以及追寻生存意义。

对于读者,人工智能创作出来的诗歌只是来自语言的自我增值,而诗人创作的诗歌试图让本真世界力量突破语言之网,注入新生命跃动,这是人工智能因没有身体、死亡、痛苦、信仰,无法接受外界颠覆挑战而做不到的。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诗人抒发真实情感和表达独特人生经验。”

图片汪树东

汪岚则坚信,在其有生之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人的智慧,而诗歌是人类智慧的参照物。

刘益善也认为诗人不会消失:“尽管DeepSeek能写诗,但在诗的本质,如内蕴、诗意、独特个性和绝妙诗句上,DeepSeek无法超越优秀的诗人。”

余述平则强调,诗歌作为一种最传统最优秀的文学样式,已经历多次技术革命和思潮冲击,但始终存在并发展壮大。现在不是写诗的人少了,而是越来越多了。诗歌的基因从未被破坏,它总能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情绪中激活自己的免疫力。

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著名评论家高晓晖说,即便DeepSeek功能强大,诗人也不会消亡。他指出,DeepSeek属于人工智能范畴,基于大数据与算法运用已有语汇,能够模仿人类进行诗歌创造,但即便它已然成为了诗人,它也只能是一个、一种或一类诗人,而无法替代所有诗人。事实上,诗歌创作是人类最个性化、最复杂微妙的情感表达方式。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诗人的天赋就在于他能把最细微的心灵悸动用有别于他人的语言精妙地表达出来,这是DeepSeek 难以做到的。不过,他也提到DeepSeek已成为诗人的重要对手,其生成的诗歌文本在语言层面可能比众多诗人的更“像”诗,所以诗人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图片高晓晖

针对这一挑战,高晓晖提出诗人的应对之策,那就是应该有“四度”:“首先,诗人要写有温度的诗。自然物色,人间万象,需与诗人生命发生切肤地触碰,与诗人的热血、气味产生化学反应,这样结晶的语词,才会带来诗人独特的体温。其次,要写有厚度的诗,从时间维度包含历史纵深感,从情感角度情感流溢饱满和强烈深沉。有厚度的诗歌发自肺腑,而DeepSeek是无所谓肺腑的。再者,要写有广度的诗,从空间维度展现宽阔视域,这取决于诗人的襟怀,DeepSeek难以习得。最后,要写有力度的诗,通过诗歌整体呈现由温度、厚度、广度、力度带来的情感冲击力,这是鉴别DeepSeek 文本生成与诗人灵魂书写的有效方法。”

DeepSeek是对手还是助攻手?如何好好利用AI

AI时代呼啸而来,又该如何好好利用AI?

荣光启说,有时他的脑海里会冒出一些问题,而他又急于知晓,这时他便会求助DeepSeek,比如关于康德哲学中“判断力”与他所说的“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关系这类问题时。他认为,若并非为撰写论文,只是寻求一个暂时答案,DeepSeek能综合网络资源,提供较为明晰的信息体,这种人机协作方式在求知层面带来了便捷

他还比喻道:“我和DeepSeek的关系,如同我逗猫,大家一起玩玩,是有益的,但若将我们求知的欲望投射进去,则是非常荒谬的。”

余述平则进一步阐述了科技对艺术包括诗歌的积极影响。他指出,任何一门艺术在新科技面前都能激活想象力,就如同电影融入科技迎来工业化电影时代,魔术甚至是杂技融入科技展现奇幻绝妙一样,科技对于文学艺术而言是一种新质生产力。虽然科技不能决定思想和人文,但能为其增添助力,使其得以更好地展现。“如果你是真正的并且是内心博大的写作者,你不会对DeepSeek产生恐惧,真正软弱的是没有辨识度的写作参与者和功利者。”余述平如是说。

图片余述平

汪树东也赞成写作者不需要回避人工智能的观点。“就自身而言,诗人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力量与陈旧语言搏斗来创作心仪诗歌,创作自己心仪的诗歌,但是,对于有意愿的诗人,人机协作探索诗歌世界不失为一件好事。”他说。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