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痴呆防治成为民生关切重点。据记者了解,2025年广州将完成30万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初筛。
近日,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下称广医脑科医院)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专项用于社区老年痴呆筛查与诊疗服务。为社区筛查出可疑痴呆老人实施精准诊断、分类干预、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本次公益捐款,以“医+益”协作新模式,助力打造“筛查-诊断-干预-科普”闭环的“广州模式”。
广州:2025年将完成30万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
老年期痴呆防治深化行动是2025年广州卫生健康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广医脑科医院作为广州市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的技术指导单位,在广州市卫健委指导下,承担全市老年痴呆筛查工作。
据悉,广医脑科医院2024年已联合广州全市11个区118家社区卫生机构完成老年痴呆试点筛查14万余人次。2025年,将持续依托广医脑科医院自主研发的“惠记忆”微信小程序,完成30万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初筛。针对初筛中发现的可疑痴呆老人,将开展血浆生物标记物检测。据介绍,该技术可提前10-15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病变,准确率高达96%,为明确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金标准”。此次公益捐款将为4000-5000名老人免费提供该项技术检测。
科技赋能多方协作,打造老年痴呆防治模式新标杆
据介绍,基于老年痴呆筛查结果与个体需求,广医脑科医院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多元化非药物干预服务,并开展两轮的推广应用。2025年,将继续深化“一人一档”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全链条管理。
具体怎么做?该院负责人介绍,全链条管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普及,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教网络,提升公众对痴呆的认知;建设家属支持网络,为照料者提供技能培训及心理疏导,建立互助交流平台,减轻家庭负担;创新干预模式:引入数字化认知训练、运动疗法、音乐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延缓认知衰退。
同时,作为广州市老年痴呆防治联盟的主任单位,广医脑科医院将联合其他联盟成员单位,持续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立高效的绿色转诊通道,实现基层筛查、三甲医院精准诊疗和社区康复的无缝衔接。这一模式不仅可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缩短痴呆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就医体验,还将为老年痴呆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未来,广医脑科医院将继续发挥在老年痴呆防治中的专业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数字化筛查-精准诊断-多元干预-科普教育”路径,打造老年痴呆防治模式新标杆。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傅文臻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