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
3个多小时的活动,发言、问答20多人次,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值得回味。
1)“经济第一大省”动见观瞻
6日下午,共有13个省市代表团举行了开放日活动。广东团吸引了百余家中外媒体超260名记者到会采访。无论是媒体数量还是记者人数,都是当日之最。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风险挑战重重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疏解全球经济之困?大家都想看广东,找答案。
2)“广东真懂记者”
中外记者对广东团“情有独钟”,主办方也想方设法“投桃报李”,最大可能地为记者们提供工作便利:既有广式茶歇,也有专业服务——允许记者进入内场拍摄,允许记者站在领导们身后,任意角度拍摄。省委书记黄坤明直接招呼记者,“到我身后来,不然你们拍不到”。这一幕,成为出圈刷屏的“名场面”,今天遇见不少中外同行都还在感叹,“广东真懂记者”。
3)省委书记剖出心里话:我们始终要向全国各地学习
回答香港《南华早报》记者提问,省委书记黄坤明剖出了心里话:“广东始终是感恩改革开放,感谢全国人民,我们还要学习全国各地,借鉴全国各方面的先进经验。”
他特别点到,尤其要感谢港澳同胞,长期以来支持广东、投资广东。
岭南儿女向来深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发展智慧。善借八方风流之力,珠江潮水才能永远奔涌向前。
4)省长化身粤港澳大湾区“宣传专员”
“投资大湾区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拥抱大湾区就是拥抱未来。”省长王伟中面对中外记者,化身“宣传专员”,现场为大湾区打call,为十五运打call,为文旅打call。
他特别提到,今年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欢迎大家到大湾区、到广东旅游观赛,感受广东日新月异的精彩变化,体验活力大湾区的独特魅力。”
5)百万英才汇南粤: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这句朗朗上口的邀请,出场率绝对称得上高频。
黄坤明现场公布了“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最新动态:3月中旬,广东将联合人社部、教育部举办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请媒体朋友们帮我们多推荐。”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现场打起广告,“广州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很发达。大家如果想改行、跳槽、下海,希望首选广州。”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则亮出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政策,支持各类人才在深圳追梦逐梦、创新创造,绽放精彩人生。
广东求贤若渴的诚意破屏而出。
6)再次发出“白海豚之约”,广东今年看点多多
去年的开放日上,黄坤明在答问时热情邀请媒体记者到广东看中华白海豚,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一次,王伟中与媒体“续约”,邀请记者到珠江口、雷州湾等地看看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的大熊猫,也是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能在广东看到白海豚,说明这些小可爱们非常认可广东的海洋生态环境。
尤其今年的“白海豚之约”还增加了新看点:十五运进入倒计时,赛会的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便是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
7)“56789”,广东民营经济有讲头
8)人工智能“浓度”高,现场秀出“黑科技”
人工智能是广东今年发展的重要方向。广东团开放日的人工智能“浓度”也相当高。
陈志列、吴丰礼等多位企业家代表在发言中相继提到人工智能;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回答印尼记者提问时,介绍深圳正在积极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努力让最先进的成果、最前沿的技术在深圳加速试验、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说到这,他特地介绍深圳卫视新闻团队使用了外骨骼机器人等新锐设备报道全国两会,“欢迎中外记者朋友都来试用”。
9)广东第九个万亿产业集群诞生:新能源产业
开放日现场还透露了不少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新消息。例如“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广东第9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引起了记者们的浓厚兴趣。
目前,广东的9个万亿级集群分别是: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和最新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10)广东人气有多旺,深中通道一通车就堵车
“深中通道实现了‘一通车就堵车’的情况,这在全世界也是没有的。”黄坤明介绍。
“一通车就堵车”,对于深中通道这件“甜蜜的烦恼”,我和同事都感触极深。毕竟开通半年多来,哪个深圳人没在去中山吃乳鸽的路上,堵过一回呢?
深中通道的高人气,充分印证大湾区的活力,也为未来再造几个新广东新深圳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