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日),在第115个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女子监狱第十二届母亲文化节在灿烂春光中开启序幕。十二年来,女子监狱守正创新,奋勇前行,用心用情推进服刑人员浸润式改造,打造女子监狱母亲文化矫治特色样板。
通过监狱与社会的内外联动,艺术矫治与科学改造的双轮驱动,监狱将携手社会力量,不断提升罪犯改造质量,发挥女性群体“她力量”。
监狱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狱内外矛盾,在活动现场举办了“人民调解进大墙”亮灯仪式,由全市各区司法局代表在上海版图上点亮各自行政区域,各区司法局代表收到了《谈法说德调“枫”争 评理论过架“桥”梁》联系簿,象征监狱与社会携手共建平安上海的工作格局。随着社会力量的凝聚,光芒照亮人心的美好愿景逐渐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逐步形成,将困难问题解决在萌芽,将难点堵点打通在一线,与监狱携手齐心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在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
活动现场举办了监狱自编书籍读本首发仪式。《女犯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手册》一书构建了女犯认知行为治疗操作基本理论,针对不同类型女犯心理症结,明确了具体操作流程和实施标准,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了在全国监狱系统具有先发优势的女犯改造“上海经验”。《微善良念100悟》读本则是由女犯从改造生活中领悟的一百个善行善言汇集而成,以漫画形式配以中英文短句,展现历年“寻找身边的微善良”道德实践活动成效,引导女犯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善言善行,积累微善良念。
今年女监“大墙内的觉醒之旅”红色经典进大墙,是继去年“大墙内的莎士比亚”经典名剧进大墙之后,对文化艺术矫治的又一次探索和实践,也是在历年“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爱的表达”“爱的践行”“爱的绽放”“爱的涅槃”“感恩有你”“感知你我”“感悟成长”“感念新生”“感化润心”为主题的文化建设中又一次新的尝试。
监狱希望,全体服刑人员共同参与文化之旅,以书本阅读、影视赏析、艺术创作、戏剧排演等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索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追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在润物无声处、潜移默化中发挥深刻的教化作用,引导女犯反省自身错误,树立正确三观,重塑新的人生。
监狱希望,以母亲文化“崇法 尽责 向善 卓越”价值理念作为精神引领,弘扬母亲的优秀品质,引导女犯在理解母亲、感恩母亲、学习母亲、报答母亲的过程中,明白为人处事的底线,树立脚踏实地的目标,在日常改造中积累善言善行、微善良念,承担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实现自我成长。
监狱希望,通过对红色经典故事的学习,对优秀传统女性精神的传承,让服刑人员感知女性力量,厚植爱国情怀,从英雄的光辉事迹中体悟崇高伟大,找寻人生价值,激发服刑人员的改造自觉。
在“红色经典进大墙”环节,以监狱新玉兰艺术团为主体的服刑人员表演了监狱创编的舞台剧《光亮》。该剧取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服刑人员在干警的引领下,选取内心认同、情感共鸣的优秀传统女性形象,在王晶心导演的指导下编排演绎戏剧,从花木兰的身上感受不让须眉、抗击外敌的非凡勇气,反思自己的怯懦;从李清照的故事里体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襟怀气节,反观自己的自私;从吴琼花的反抗中领会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奋斗精神,反省自己的贪婪。从面对被害人的无动于衷,到满心愧疚满含热泪写下忏悔书,服刑人员也在红色经典故事创作排演中,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反观自身罪错,体悟崇高情感,用英雄的精神点亮内心的光,照亮新生的路。
女子监狱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母亲文化引领下,在艺术矫治浸润下,在监狱与社会的内外联动中,用文化凝聚悔过自新的力量,用艺术搭建通往彼岸新生的桥梁,携手为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设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