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战火未熄,杀戮仍在继续。
当地时间3月7日,叙利亚西北部沿海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行动,134名阿拉维人遭遇“即决处决”,震惊国际社会。
这场冲突发生在新政府上台仅三个月后,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残余势力仍在苦苦挣扎。面对新旧势力的激烈博弈,叙利亚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叙利亚官方通讯社(SANA)发布的这张照片显示,2025年3月7日,叙利亚安全部队成员进入沿海城市塔尔图斯,增援政府军,与效忠被推翻领导人巴沙尔·阿萨德的武装分子发生冲突。
血腥清算:一场针对阿拉维人的猎杀?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OSDH)称,3月7日,政府军对忠于巴沙尔·阿萨德的武装分子发起突袭,并在巴尼亚斯、拉塔基亚和贾伯莱等地“处决”了134名阿拉维人,包括至少13名妇女和5名儿童。
“这是彻头彻尾的屠杀。”OSDH主任拉米·阿卜杜勒·拉赫曼告诉法新社,“安全部队进入民宅,对手无寸铁的居民进行了即决处决,尤其是在巴尼亚斯镇。”
视频画面令人不寒而栗。尸体横陈在街头,鲜血渗入地面,妇女和儿童的哭喊声在夜色中回荡。叙利亚官方通讯社(SANA)对此却给出截然不同的说法,称这只是“孤立的暴力行为”,并强调政府军正在努力控制局势,避免报复性杀戮进一步蔓延。
暴力的烈度令人震惊。据OSDH统计,自3月6日战斗升级以来,死亡人数已攀升至229人。大量民众逃离家园,向土耳其边境靠拢,希望躲避这场混乱。然而,在这个战乱频仍的国家,没有任何地方是绝对安全的。
塔尔图斯与拉塔基亚:旧政权最后的据点
叙利亚沿海的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被认为是阿萨德政权的最后堡垒。巴沙尔·阿萨德本人就出生在拉塔基亚,阿拉维派在这里扎根数十年,如今却成了众矢之的。
3月7日夜,拉塔基亚以南的贾伯莱城内,枪声、爆炸声不断。当地居民阿里告诉记者:“夜晚街头回荡着机关枪的扫射声,时不时还有爆炸的轰鸣。增援部队开进城市,人们躲在家中,谁也不敢上街。”
在政府军的猛攻下,前阿萨德政权的支持者节节败退。政府军的一位军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叛军的据点必须被清除,他们仍在组织破坏行动。新政府必须确保国家安全。”
新政府的考验:清剿,还是和解?
2024年12月8日,阿萨德政权被推翻,新政府在多股伊斯兰武装势力的联合支持下成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叙利亚就此迎来了和平。事实上,权力更迭后遗症迅速显现,如何处理阿萨德政权残余势力,成了新政府的棘手难题。
目前,新政府正在采取强硬措施,试图清剿阿萨德的支持者。这不仅包括仍在抵抗的武装分子,还涉及大批阿拉维平民。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担忧,警告称这样的行动可能引发新一轮宗派冲突。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任何清算行动都必须符合国际人道主义法。针对某一族群的大规模处决,将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但新政府内部的强硬派态度鲜明,认为只有彻底清除阿萨德势力,才能真正稳定国家局势。政府发言人穆罕默德·阿卜杜拉表示:“这不是报复,而是正义。我们不会允许旧政权的幽灵继续威胁叙利亚的未来。”
阿拉维人的命运:被边缘化,还是重新整合?
阿拉维派是什叶派的一个分支,占叙利亚人口约10%,长期以来掌握着军队和政府的重要职位。然而,阿萨德政权倒台后,他们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
尽管新政府试图将阿拉维人区分为“普通公民”和“阿萨德支持者”,但现实情况远比这种简单划分更复杂。在拉塔基亚、塔尔图斯等地,大量阿拉维人已经开始担忧,他们是否会成为清算的目标。
一名来自巴尼亚斯的阿拉维人对记者表示:“我们只是普通人,不是政治人物,也不是武装分子。我们和所有叙利亚人一样,只想要和平的生活。”
但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民族与宗派的对立往往难以避免。许多阿拉维人已经开始考虑离开叙利亚,逃往黎巴嫩甚至更远的欧洲。
和解,还是更深的分裂?
叙利亚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新政府必须展现出强硬态度,以确保权力的稳固;另一方面,过度的暴力手段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反抗,甚至导致国家的进一步分裂。
如果新政府选择大规模镇压,可能会导致阿拉维派群体的彻底边缘化,并加剧叙利亚内部的宗教矛盾。而如果能够寻求和解,通过政治方式整合阿拉维派,或许能为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带来一线生机。
但问题是,叙利亚还剩下多少时间?
这场长达十三年的战争已经让这个国家付出了难以承受的代价,而新的动荡,或许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