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上台以来,马斯克借助“政府效率部”(DOGE)强势介入联邦政府,挥刀削减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教育部和财政部等机构,引发轩然大波。很多人质疑,他和特朗普口中的“提高效率”只是幌子,真正目的,是借助裁员、削减公共服务和推广AI,让硅谷科技巨头的权力更上一层楼。这一现象被称为“技术法西斯主义”——简单来说,就是科技资本利用技术手段改造社会,逐步取代传统政府的权力。
硅谷的双面性:自由乌托邦,还是科技霸权?
硅谷一直打着“自由派”大本营的旗号,但事实上,它的右翼倾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显现。这里崇尚“白手起家”的男性创业神话,塑造了一种将资本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捆绑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演变为一种排斥多元、强调精英统治的政治立场。
乔治·吉尔德是硅谷右翼思想的重要推手。他在70年代靠反女权主义言论成名,坚称社会贫困问题源于传统家庭结构的崩溃。到了80年代,他开始鼓吹创业精神、资本主义与家庭价值观的“黄金组合”,认为创业不仅能减少政府对个人的干预,还能恢复男性在家庭中的经济支柱地位。甚至,他还宣称企业家比政府官员或学者更适合领导国家。
90年代末,警钟已敲响。科技记者迈克尔·马龙直言“美国可能正滑向'技术法西斯主义'”,作家波利娜·博索克则批评硅谷的男性崇拜,认为它与20世纪30年代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早期思潮如出一辙。然而,在当时的科技狂热氛围下,这些声音被迅速压制。
硅谷政治光谱裂变:科技巨头为何倒向特朗普?
尽管科技行业传统上与民主党关系更近,但特朗普上台后,硅谷部分科技精英的右翼化趋势越发明显。许多科技巨头希望减少政府监管,尤其是在反垄断、数据隐私和AI等领域。相比拜登政府的严格监管,特朗普更倾向放宽限制、降低企业税率,迎合了硅谷的商业利益。
此外,部分科技企业家对左翼的“政治正确”愈发反感,认为多元化招聘等政策可能损害企业效率。例如,马斯克多次在社交平台X上抨击“觉醒文化”,而风险投资人马克·安德森则批评身份政治对科技行业的干预。这些立场,与特朗普支持者的反“觉醒”言论高度契合。
在特朗普的第一届任期内,科技企业在国防、太空探索等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SpaceX与NASA深度合作,Palantir在政府合同中扩张——这些事件都表明,硅谷正在从“自由主义对立”向“主动结盟”转变,而这种趋势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内可能进一步加速。
硅谷与政府的绑定:科技精英正在接管国家?
如今,DOGE由马斯克麾下的年轻工程师掌控,正在彻底改变联邦政府的运作模式。他大刀阔斧地裁撤联邦雇员,关闭挑战他权威的机构,并用AI决定哪些部门该被削减。他甚至研发了一款AI聊天机器人Grok,计划用它来管理行政事务,要求政府雇员向它提交工作总结。
但这还不止是马斯克的个人野心。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已经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推进名为“Stargate”的超级数据中心项目,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苹果公司也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包括在德州建设AI服务器。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大加赞赏,称这些计划“展现了对政府工作的信心”。
实际上,华盛顿的“硅谷化”并不是特朗普一手促成的,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就已开始。当时,政府积极拥抱社交媒体,但十年后,技术不再只是政府的沟通工具,而是在侵蚀政府本身。地理学家艾琳·麦克艾尔罗伊指出,硅谷正利用科技手段重塑国家治理。
这与传统的MAGA民粹主义不同。特朗普前顾问史蒂夫·班农曾痛批硅谷的“技术封建主义”,认为它正在把普通美国人变成“数字农奴”。
但硅谷的科技右翼们并不满足于“让美国再次伟大”,他们更想像扎克伯格所说的那样,“打破一切”。只不过,他们打破的不仅是权力结构,而是传统政府,为的是建立一个由科技精英主导的新世界。
(本文作者为刘媛)
数据来源:《卫报》、《纽约客》、真实新闻网络(The Real News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