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10

评论

173

110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李书福的焦虑与低调:一个汽车狂人的沉默与风暴

图片


当所有人都在追逐星辰时,他选择守护泥土里的根;在比亚迪狂飙与特斯拉降维之间,谁看见吉利掌舵人眼中的火光

 

 

作者华祥名
出品华祥名财经全媒体
          
  

 

 

20253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镁光灯下,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被记者问及是否会效仿雷军打造个人IP。这位62岁的企业家笑得温和,目光却如磐石般坚定:没有考虑

 

这句简短的回应,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中国商业界激起层层涟漪。当马斯克用SpaceX的星链编织太空梦想,当雷军用雷布斯人设引爆流量狂欢,李书福却选择在舆论的聚光灯外,用沉默的深耕书写着另一种传奇。

 

2023年财报显示,吉利全年销量168万辆,同比增长18%,但净利润率始终卡在3.8%的生死线。这个曾喊出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沙发的台州商人,此刻沉默得像一块淬火的钢。

 

那些被媒体追逐的网红企业家,终究会在流量退潮后归于沉寂;而真正的企业家,会在时代的褶皱里埋下种子,静待花开。


 

1

 

1984年,台州一个破旧的电冰箱厂里,21岁的李书福带着借来的2000元,敲打出中国民营经济的第一块基石。

 

彼时,他不会想到,这个靠给人拍照谋生的小镇青年,会亲手将吉利打造成全球汽车产业的隐形冠军

 

创业初期,李书福的令人胆寒。1998年,他带着39800元造出的豪情汽车与天津夏利硬碰硬,被同行讥讽为汽车疯子2009年,他斥资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被西方媒体嘲讽蛇吞象。但正是这种疯劲,让吉利从台州小厂蜕变为拥有沃尔沃、路特斯极氪等品牌的跨国巨头。

 

然而,随着财富与声名的累积,李书福却开始收敛光芒

 

2024年上海车展,当蔚来CEO李斌高调宣布“2025年超越特斯拉时,李书福正站在吉利卫星工厂的车间里,盯着机械臂调试卫星模组。这个中国首个深度融合航天与汽车制造的超级工厂,藏着他的星辰大海。

 

在《对话》节目里,李书福曾展示过一双80元的皮鞋。这个细节让无数企业家汗颜——当同行沉迷于私人飞机与游艇时,他始终记得创业初期骑着破旧自行车跑市场的窘迫。这种对的坚守,让吉利在资本狂潮中保持清醒:2025年新能源车市价格战硝烟弥漫,吉利却逆势投入3.7亿元研发全方位健康汽车,用技术实力撕开市场缺口。

 

面对行业内卷,李书福提出五大战役: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道德战。他直言:价格战是慢性自杀,淘汰赛终将留下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这种判断在数据中得到印证:20251月,吉利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82.9%,远超行业均值,而盲目跟进降价的品牌已濒临退市。

 

收购沃尔沃时,他提出放虎归山,尊重其独立运营;面对地方政府支持不力,他选择隐忍不发,用实力赢得信任。这种不争的智慧,让吉利在复杂政商关系中游刃有余,更在技术整合中收获意外之喜——沃尔沃的安全基因与吉利成本控制能力结合,催生了爆款车型星瑞

 

2025年春天的台州湾,吉利卫星工厂的探照灯彻夜闪烁。这座由汽车狂人打造的航天城,正在孕育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纪元。


而李书福的身影,永远定格在车间里那个专注调试设备的身影——他不需要聚光灯,因为他的战场在星空,而他的勋章,早已刻在每一辆吉利汽车的铭牌上。


 

2

 

低调而执着的李书福,其实一直在暗战,在看不见的硝烟与光芒中战争,

 

当比亚迪总部不到二十公里外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吞吐着Model 3焕新版,而比亚迪办公楼大屏上的年销302万辆红光灼目。当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的今天,那个在2001年跪求准生证的草根车企,正在经历最危险的转型时刻,这些价值千亿的拼图,能否拼出中国汽车工业的诺亚方舟?

 

翻开吉利年报第46页,一组数字构成隐秘的莫尔斯电码:研发投入同比激增58%131亿元,相当于每天烧掉3589万元;但销售费用中的广告支出缩减21%,行政开支压降13%


这种技术豪赌与传播沉默的诡异组合,恰似李书福性格的财务镜像——真正的战场在实验室,不在热搜榜。

 

但这艘市值1300亿的巨轮正在遭遇湍流。极氪品牌全年亏损81亿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亏掉4.2万元;领克海外战略遭遇欧盟反补贴调查,沃尔沃电动化转型落后BBA至少18个月。更致命的是造血能力衰退: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2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68天,比比亚迪多出整整23天。

 

这不是战术问题,而是战略焦虑的并发症。一位要求匿名的证券分析师向我们透露,李书福在内部会议上三次拍桌强调全栈自研,但吉利三电系统外购比例仍超60%。当王传福亮出半导体-电池-整车垂直帝国,特斯拉祭出4680电池屠刀,吉利引以为傲的并购版图,正显现出生态割裂的裂缝。

 

斯德哥尔摩冬夜的寒风里,沃尔沃CEO骆文襟在2023气候峰会上宣布全面停售燃油车时,台下的欧洲记者没人注意到他西服袖口的极氪Logo——这个细节暴露了李书福全球化战略的精髓:既要保持收购品牌的贵族血统,又要注入中国制造的基因。

 

但现实远比剧本残酷。吉利控股旗下12个汽车品牌形成诡异的技术梯度:路特斯纯电超跑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沃尔沃EX90BMS系统却依赖三星SDI;宝腾汽车在东南亚死磕比亚迪,伦敦电动车公司(LEVC)却在英国陷入充电桩适配困境。这种用十指按住二十个跳蚤的扩张,正在消耗吉利的战略定力。

 

并购是把双刃剑,现在刀刃正在转向握剑人。有媒体在跨国供应链专题中尖锐指出,吉利旗下品牌共用平台比例不足30%,而大众MEB平台已衍生出15款车型。当慕尼黑车展上的德国工程师拆解银河L7,发现其混动系统与沃尔沃、极星存在三种不同技术路线时,李书福苦心搭建的技术共同体,正在变成消耗战力的迷宫。

 

专利数据揭开了残酷真相:吉利在智能驾驶领域有效专利数仅587件,不及小鹏汽车(832件)的七成;800V高压平台量产进度落后理想汽车6个月。

 

更深的危机藏在人才战场,脉脉平台数据显示,吉利研究院2023年人才流失率高达27%,某离职工程师留言:看着同学在蔚来拿股票,我还在画内燃机图纸。

 

或许最痛的觉醒来自李书福本人。2024年开年,吉利砍掉5个燃油车型,将极氪独立上市进程提速三倍,甚至传出收购高合汽车的绝地反击。

 

 

3


钱塘江大潮拍打堤岸的轰鸣中,李书福的办公室依然亮着台灯。

 

墙上挂着沃尔沃收购签约时的照片,画框玻璃映出窗外的跨海大桥——那里正驶过一列装载极氪001的货轮,红色尾灯刺破浓雾,像一串倔强的火种。

 

这个从照相馆闯进汽车帝国的男人,正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他的焦虑是整个中国制造的集体困境:当市场换技术的旧航道走到尽头,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深水区,需要的不再是资本并购的闪电战,而是原始创新的持久战。

 

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特斯拉的科技霸权、新势力的用户思维,三股巨浪拍打着吉利这艘改装中的巨轮。但危局中仍见微光:


雷神动力实验室突破45%热效率临界点,时空道宇卫星开启全球厘米级定位,浩瀚架构诞生出路特斯Eletre这样的性能怪兽——这些散落的火种,或许正孕育着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三种道路。

 

他或许知道,在太阳升起之前,还有无数个技术参数要校准,无数场供应链谈判要攻坚,无数个王传福”“马斯克要超越。这场始于草莽的汽车长征,注定没有凯旋门,只有永不停歇的发动机轰鸣。

 

他的故事藏着中国商业文明的密码:当雷军用雷布斯人设收割粉丝,当马斯克用SpaceX制造太空狂欢,李书福选择用卫星工厂的焊花、实验室的代码、生产线上的汗水,书写另一种传奇。


这种传奇或许不够炫目,却有着穿越周期的力量——正如他收购沃尔沃时所言: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但最终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石。


  本篇作者  | 华祥名  编辑|王小凡 
华祥名财经全媒体 |  原创出品

  财 经 脱 口 秀
本号所有稿件同步发布在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客户端、百度、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微博、新浪财经、雪球、知乎、搜狐、同花顺、东方财富网、企鹅号、视频号、抖音号等20多家平台



图片

在这里 , 读懂中国商业大咖

@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328只股票诊断结果已更新,输入代码,查看你的股票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