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9

7

3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雅安市市长彭映梅:在“小城市、大农村”深化“飞地”合作丨中国市长说

图片

2024年11月19日,雅安市市长彭映梅(中)赴汉源县、石棉县现场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整改工作。(图片来源|雅安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雅安‘东融成渝、西联康藏、南下攀西、北接阿坝’,是名副其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西开放门户枢纽。”雅安市市长彭映梅这样说。

雅安素有“川西咽喉”之称。21世纪以来,雅安先后遭遇“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等多次地震打击,在灾后重建中逐渐摸索出生态文旅、飞地园区等发展模式。 

曾经的边陲古道如何发展成生态名城?文旅资源如何持续释放活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又将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机遇?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南方周末记者对话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市长彭映梅。

变流量为“留量”

南方周末:“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和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一区一地”)是四川省委为雅安量身定做的节点功能。过去一年,雅安市“一区一地”建设进展如何?

彭映梅:在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方面,我们出台了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初步规划,成功争取将试验区建设纳入川藏战略合作重点内容。创新设立川藏经济协作工业园区,推进成渝地区先进生产力与涉藏地区富集资源在雅安高效对接、转化落地。同时还与沿线城市在清洁能源、生态旅游、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打造G318川藏文旅产业经济带。在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方面,我们推动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熊猫happy馆、《熊猫归来》剧目等富有大熊猫元素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相继呈现,成功举办国际大熊猫主题活动十余场。

南方周末:2024年,雅安市在文旅方面实现了“办会、兴城、促业”,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文旅发展?

彭映梅: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雅安召开,我们坚持以会促建,全力构建文旅产业新格局。抓产品业态丰富,传统景区旅游要素更加完善,同时创新推出飞跃雅安VR沉浸式体验、数字虚拟熊猫等文旅新产品,推动数字文旅成为雅安文旅发展新赛道。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约2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260亿元,分别增长14.7%、14.8%。

南方周末:如何巩固现有成果,实现文旅的可持续发展?

彭映梅:我们推动农商文旅体康教深度融合。一是促进多元产业融合,积极拓展康养旅游、研学旅游、数字旅游、体育旅游、低空旅游等多元业态。二是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精心打磨“精致雅景”“熊猫雅宿”“雅安味道”“雅安有礼”系列。三是优化旅游服务配套,不断提升“一站式、一键游、一卡通、一车游”基础配套服务,推进旅游服务一体化、交通便捷化、服务国际化、市场规范化。

南方周末:你在雅安市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雅安·熊猫家园’,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建设”。具体将如何推进?

彭映梅:雅安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划入面积最大的市。我们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在生态保护、科研科普、社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

在“建设+保护”方面,推动受损栖息地修复及生态廊道建设,持续开展大熊猫等珍稀物种迁地保护和野化放归,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大熊猫野外种群监测体系。

在“建设+科研”方面,加强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等合作。

在“建设+带动”方面,加快推进“和谐”“守护”“溯源”“探秘”“放归”五大主题入口社区建设,探索可持续社区发展机制。

在“建设+保障”方面,推广设立“熊猫警察”综合执法队伍,加快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管理体系,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法治化、规范化。

在“建设+产业”方面,大力开发自然教育项目,探索打造世界一流的近自然、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雅安大熊猫野外科普基地”,积极发展与大熊猫保护相协调的生态产业,更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图片

2024年6月12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视觉中国|图)

县域重点突破

南方周末:过去一年,雅安市“飞地经济”总量达到140亿元,能否介绍一下具体实施了哪些举措?遇到哪些难点?

彭映梅:我们把发展“飞地经济”作为破解县域发展空间限制、促进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重要抓手,以“飞地”模式推动项目按照全市产业布局跨区域落户。按照“全面合作,平等互利”原则,将主导权更多交给飞入、飞出两地,支持县区构建利益共同体,激发飞入地与飞出地共建飞地园区的内生动力。同时,将现有产业园区作为飞地项目的落地载体,兼容项目飞地合作,探索推进“园区+项目”。

目前,我们面临着跨市域“飞地”还需加强、“飞入地”承接能力有限两大难点。下一步,我们将以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和行政区划限制,在市内深化“全域飞地”合作,探索跨市域“飞地”模式,不断增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能力。

南方周末:雅安市在强化县域重点突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发展计划?

彭映梅:雅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城、难点在乡村,我们将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工作思路,把“县域重点突破”作为有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南方周末:雅安市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彭映梅:雅安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小城市、大农村”特征突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县域经济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还伴随着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也较大。加上全市94%的面积是山地,39.5%的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42.7%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可开发利用土地少,区域发展空间受限。

南方周末: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推动“雅字号”农产品不断壮大?

彭映梅:首先,做标准优品质。其次,做加工增价值,深入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推动以茶叶、竹、调味品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水鱼养殖加工产业提质倍增。此外,还要做融合优服务,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建设新型为农服务中心,确保今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0万亩次以上。

完善对外四向通道和对内毛细血管

南方周末:雅安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以建设川西综合交通枢纽为支撑,全力构建全省向西开放战略高地枢纽节点”,交通建设对雅安市来说有何重要意义?

彭映梅:雅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西开放门户枢纽。我们加强交通建设,打造川西综合交通枢纽,从国省层面来讲,能有效完善四川综合立体交通和进藏物资集散大通道网络架构。对自身发展而言,能进一步优化雅安对外四向通道和对内毛细血管,形成市域1.5小时交通圈和中心城区15分钟快速交通圈,推动资源要素快速顺畅流动,更好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南方周末: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雅安市未来一年将在哪些方面着重发力?

彭映梅:我们在项目建设上着重发力,持续开展跑项争资大会战,锚定“有效投资、有根产业、有持续税源”抓项目,进一步做实项目投资支撑;我们在提振消费上着重发力,实施“消费+”行动,推动促消费与惠民生、拓市场、引客流更好结合;我们在夯实产业上着重发力,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聚焦打造特色农业、数字经济、高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文旅康养五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建圈强链韧链强群;我们在深化改革上着重发力,抓好在雅安开展的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沟长制”、集成授权改革等省级试点,有序推进各项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我们在民生保障上着重发力,将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66%以上,高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办好省市民生实事,统筹发展和安全,让美好生活更加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

南方周末记者 杜寒三 南方周末实习生 陆冠宇

责编 钱昊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