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4

评论

5

1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雅加达洪水围城:政府豪赌466万亿迁都,真能解救这座下沉之城?

AI划重点 · 全文约2880字,阅读需9分钟

1.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在3月4日再次遭遇严重洪水,导致超过1,000座房屋受损,交通中断,道路封闭。

2.雅加达市政府已采取行动,搭建临时避难所,分发食物、衣物和药品,帮助受灾群众暂时安置在学校、清真寺和教堂内。

3.然而,洪水只是表象,雅加达正面临严重的城市下沉问题,预计到2050年将有超过35%的土地被海水吞噬。

4.为此,印尼政府提出迁都计划,将首都迁往位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上的全新城市“奴山塔拉”,总投资高达466万亿印尼盾。

5.然而,迁都计划面临诸多争议,包括资金问题、生态破坏和社会分层等,雅加达的未来仍待时间检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3月4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再次迎来严重洪水。暴雨从3月3日开始倾泻而下,短短一天时间,市区多处水位已达3米,超千栋房屋被淹,车辆泡水,甚至连医院也未能幸免。

这不是雅加达第一次遭遇洪水围困。实际上,住在这里的3000多万人早已习惯了这种“看天吃饭”的生活。每逢雨季,街道变成运河,汽车变成摆设,居民要么搬去更高处,要么只能靠政府救济。

然而,这种情况或许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印尼政府已经拍板:迁都!

图片

洪水当前:天灾与人祸交织

自3月初以来,连日暴雨使得市区及周边地区的水位迅速攀升,部分区域洪水深度甚至达到3米。雅加达的街道、住宅、车辆纷纷淹没,不少地区的居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水吞噬。据报道,超过1,000座房屋受损,交通中断,道路封闭,一时间城市的正常运转陷入瘫痪。

在这一刻,救援人员紧急出动,乘坐橡皮艇穿梭在水中,将受困群众一一疏散。来自东部贝卡西(Bekasi)一处住宅区的画面尤为触目:救援人员顶着齐腰深的洪水,冒着严寒奋力营救被困居民。与此同时,一家医院也因洪水浸入部分病房而被迫紧急转移患者,电力中断问题更使得救治工作举步维艰。

印度尼西亚的气象部门警告称,未来几天内恶劣天气仍将持续,暴雨有可能一直延续到3月11日。对此,雅加达市长普拉莫诺·阿努格(Pramono Anung)迅速提高了警戒等级,要求相关部门启动强制排水措施,并采用包括向云层中发射盐光弹等天气改造技术,以期在暴雨抵达陆地前减少降雨量。气象局局长迪维科里塔·卡纳瓦蒂(Dwikorita Karnawat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希望天气改造措施能够取得一定成效。”

50岁的居民斯里·苏亚特尼(Sri Suyatni)无奈叹息道:“我甚至来不及收拾家当,整个家都被水淹没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消失。现在只盼着洪水能快点退去。”政府也已迅速行动,搭建临时避难所,分发食物、衣物和药品,帮助受灾群众暂时安置在学校、清真寺和教堂内。

图片

洪水只是表象,雅加达正在“下沉”

图片基于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安德烈亚斯博士研究所得,2025年至2050年雅加达下沉预测

雅加达洪水频发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暴雨,还在于这座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沉。

据印尼万隆理工学院的研究数据显示,雅加达全市平均每年下沉6厘米,而北部沿海地区的下沉速度甚至达到25厘米。如今,这些区域的地面已经低于海平面约4米,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雅加达预计将有超过35%的土地被海水吞噬。

图片雅加达北部正在以大约每年25厘米的速度下沉。

地下水开采泛滥的背后,是市政供水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自来水覆盖率仅为全市40%,雅加达高达60%的居民不得不依赖地下水维持日常生活。然而,过度抽取地下水不仅导致了地面的不断下沉,还加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使得一遇到暴雨便引发严重的内涝。更糟糕的是,雅加达原本丰富的河流水资源如今也因垃圾横流和非法排污问题而大幅减少,城市13条主要河流大多沦为“垃圾漂流带”,进一步增加了洪水与海水倒灌的风险。

图片雅加达这座废弃建筑的一层已有部分沉于地面以下。

图片建筑的一层地上遍是积水。

过去几十年中,政府曾多次尝试改善这一状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大加鲁达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修建一条长达40公里、24米高的巨型海堤,以及打造17个人工岛来抵御海水侵袭,力图为雅加达构筑一道坚固的“防水墙”。然而,由于资金不足以及项目协调不力,这一计划始终未能如期推进。

迁都计划:从绝望到豪赌

图片印尼新首都奴山塔拉

面对不断恶化的自然灾害和城市下沉问题,印尼政府最终选择了一条看似“激进”的道路:迁都。

2024年11月19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正式宣布,将首都由问题重重的雅加达迁往位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上的全新城市——“奴山塔拉”。这一决定无疑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也使得佐科的名字在印尼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规划,新首都建设总投资高达466万亿印尼盾,目标是打造一座零排放的智慧城市,未来规划容纳约190万人居住和工作,覆盖土地面积高达25万公顷。政府寄希望于这一宏伟蓝图,认为新首都不仅可以缓解雅加达不断加剧的城市危机,还能带动东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印尼东部地区,包括加里曼丹岛在内,其经济贡献仅占全国GDP的17%,而爪哇岛虽然只占全国6.6%的土地面积,却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经济产值。通过迁都,政府试图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分布,从而为国家的整体发展注入新活力。

然而,这场迁都豪赌并非没有争议。首先,资金问题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忧。

新首都建设高达466万亿盾的预算中,高达81%的资金预计依赖外资投入。考虑到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对这一庞大工程回报周期的担忧,迁都计划能否顺利推进仍然充满变数。

其次,新首都的选址在婆罗洲的原始雨林中,这意味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生态破坏将不可避免。雨林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而为了建设新城市,不仅需要大面积清理原始森林,还将使得当地的土著居民被迫迁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政府虽然承诺会对受到影响的土著居民进行补偿,但要求他们提供土地所有权证明,这无疑增加了补偿落实的难度,也埋下了社会矛盾的种子。

图片1980年代至1990年代,婆罗洲森林遭到人类以焚烧、砍伐和清理的方式,这种做法持续到2000年代,速度才稍微放缓。

被遗弃的雅加达:谁来收拾残局?

迁都计划公布后,政府明确表示,新首都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据初步统计,首批迁移的将主要是公务员,包括总统、内阁成员、国会议员以及各大关键部门的工作人员。

然而,对于数以千万计依赖雅加达谋生的普通居民来说,他们并不在政府的重点安置范围内。

这就引发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政府核心迁出,雅加达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将何去何从?

不少专家担心,随着行政和经济中心的外移,雅加达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整体管理水平可能进一步下滑。留在雅加达的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将面临更加恶劣的生活环境。交通拥堵、供水不足、频繁洪涝等老问题可能因缺乏有效治理而雪上加霜。

更有甚者,许多分析人士指出,迁都并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事实上,雅加达的种种问题早已深植于城市发展模式之中——过度依赖地下水、河流污染严重、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这些结构性矛盾并非简单迁都就能消除。新首都的建立可能会转移部分行政资源和投资,但并不能立刻改善雅加达现有居民的生活状况。

搬迁能否止水,还是另一场冒险?

当洪水一次次席卷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市,雅加达居民的焦虑与无奈日益加剧。

政府提出的迁都方案看似是一剂“良药”,但更多人质疑这是否只是将问题转嫁到另一处。迁都计划无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战略决策,其背后承载着国家均衡发展、区域振兴的宏大理想;但它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从资金依赖外资,到生态破坏再到社会分层,迁都计划的每一步都面临着现实的拦路虎。未来的努山塔拉能否真正成为印尼的新希望,还是仅仅成为一场政治秀场,而雅加达的危机依旧悬而未决,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对于生活在洪水肆虐中的雅加达人来说,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政府能切实解决地下水过度开采、河流污染以及基础设施老化等根本性问题,而不仅仅是通过“搬家”来逃避困境。只有当资源配置、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实现真正的改善时,才能从根本上缓解雅加达这座城市长期积累的灾难风险。

在这场豪赌背后,印尼的未来发展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机遇与挑战.

如今,暴雨再度侵袭雅加达,居民与政府在洪水中展开了一场无声的博弈。未来究竟是新的希望在努山塔拉冉冉升起,还是旧日的沉沦在雅加达不断加深?无论答案如何,印尼的这一历史性转型都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而普通民众的命运,则在这场风雨飘摇中等待着真正的拯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