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6

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两会观察:2025年低空经济如何发展?

图片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同的是,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重心由 “积极培育” 稳步转向 “培育壮大”,这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两会期间,来自航空工业、科技界、经济领域的代表委员提交了百余份相关提案,涵盖空域管理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创新等领域。这将进一步壮大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深化低空应用场景、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低空管理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2025年预计将达8500亿元,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低空经济稳步增长的发展阶段下,2025年低空经济如何发展?


01

完善低空空域管理



近年来,我国从国家层面在低空领域发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关于优化调整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等,各省、市也围绕低空经济发布了诸多促进政策,意在低空经济发展初期大力培育低空产业,抢占先机。
进入2025年,低空空域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缺少综合的低空管理法规以及日益增长的低空空域需求、低空安全等问题。
面向低空综合性管理,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建议,建议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低空经济促进法》,涵盖空域管理、市场准入、飞行安全、行业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执照管理、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事故责任与赔偿等各个方面,构建起完整的低空经济法律体系。
当下,“非法改装”无人机的“黑飞”对国家安全、民航飞行安全以及人身安全都造成了危害,如何破局?全国人大代表楼向平提议,细化低空飞行活动的审批流程、准入条件、安全要求、违规处罚等关键内容,健全低空安全监管体系机制,让低空经济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低空经济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在统筹建设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提议,通过总结试点省份成功经验,完善配套制度规范,如在飞行审批、空域使用规划、飞行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详细操作指南和标准流程,形成全国统一且可操作性强的低空经济管理制度体系,能有效避免各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02

加快建设低空基础设施



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2024年各省、市大力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无人机专用的起降场地、充电设施以及通信基站等,以为低空应用提供完善的服务。例如,在城市应急救援领域,完善的低空基础设施能够确保救援无人机快速响应、精准定位并高效执行救援任务,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
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针对我国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在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布局、维护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张志勇提议要共享集约建设、快速形成能力,利用好现有通信基站分布广泛、天然成网、5G-A通感一体等优势科学布局、共建共享,统筹推进无人机巢等物理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建设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反制等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低空智能网联体系,支持无人机“飞得起、呼得着、管得住”。
在低空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建设方面,张志勇建议,加快制定低空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一张图”,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城市建设等规划衔接,加快优化低空基础设施布局,形成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的的低空设施布局,满足飞行器起降、态势感知、维护监管等全方位需求。


03

强化低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2024 年,得益于国家扶持和重点培育,我国低空相关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如eVTOL 技术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新型材料、低空通信技术、低空安全技术等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2025年,低空相关技术逐步走向攻坚克难阶段,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多位代表建议在高校增设低空经济交叉学科,融合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物流管理、法律等学科,培养 “技术 + 管理 + 法规” 复合型人才,重点建设无人机工程、低空交通管理、航空金融保险等新兴专业。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各层次人才供给,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全国人大代表钱建超,建议提升低空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规划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测试验证试平台,支持企业、院校与政府共建低空飞行航空器综合应用测试基地,提供运行风险评估、定型鉴定、载荷验证、数据测试等服务保障,为技术创新提供硬件支持和服务保障;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通用航空器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研发投资,推动产学研用联动融合与军民融合,提高低空领域自主研发能力,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增强产业竞争力。
从低空企业自身来看,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智能高效、安全的低空飞行器和相关设备,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04

推动产业融合与市场拓展



促进产业融合与市场拓展是低空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催生出更多新业态。如在零售业,汇嘉时代联手新疆通航打造 “低空+百货” 模式,利用低空物流提升配送效率;在旅游业,通过与旅游景区合作,开发低空旅游专线,将不同景点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与农业融合发展方面,低空应用可以实现精准农业,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监测、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将朝着以上方向加速“破壁”,与各产业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张英建议,加快商业场景协同培育,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求,在低空物流网络、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管理、城际交通等方面加快商业化试点落地;全国人大代表楼向平也建议,加速产业引导,因地制宜挖掘城市管理、交通运输、三农扶持、文旅观光、森林防火、公安执法等各行各业应用需求,形成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清单。
从行业趋势和政策导向来看,低空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是必然趋势。2024年,低空已经在在旅游、应急、农业、监测、物流等行业落地,2025年将继续扩大。
2025 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各地政府、企业应直面低空法规、空域、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挑战,加强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市场培育,凝心聚力,共书低空新篇章。


END


推荐阅读




图片

 总编视点 | 中国需要有自己的“MWC”


图片

MWC25 | 首秀放“大招”:江波龙撬动企业级存储潜能新高地

图片

MWC25 | AI全开,智领未来!中兴通讯秀出“智能加速度”

作者:孙天

责编/版式:盖贝贝

: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图片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央视频 | 微软MSN | 视频号 | 微博 | 今日头条 | 百家号 | 网易号 | 搜狐 | 腾讯新闻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 CSDN | 36氪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编辑|王禹蓉
视频制作|盖贝贝 黄杨洋 卢瑞旭 蒋雅丽
运营|林嵩


图片
点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在看
图片
点点赞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