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融媒体中心新闻播报】黔西:无人机+AI分析 显著提升水质监测效率

近日,在黔西市化屋村六冲河老寨自动监测站,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程师利用无人机自动进行水体采样。无人机起飞、悬停、放出采样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通过预先设定的坐标,无人机一次飞行约20分钟,可在5公里范围内对三处水域进行取样,返航后通过输送管自动送入仪器检测。

图片

该监测站通过全自动无人机与AI分析技术的高度融合,结合传统监测手段,水质监测效率显著提升,也健全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图片

“以前我们每月采样一次,使用无人机后,频率可达一天一次甚至多次。人工采样需4—5人翻山越岭,而无人机无需人员到场,大幅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龙越介绍道。

图片

六冲河流域属于长江南岸最大支流乌江水系,藻类含量和种类是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无人机取回的水样通过管道进入藻类智能化在线分析仪,自动进行沉降、着色等前处理,随后伺服电机驱动显微镜精准分层对焦,AI系统快速识别并分析藻类数据。

图片

“刚才的样品分析结果显示,硅藻为主要藻类,说明今天的水体状态良好。”龙越说道。

六冲河老寨自动监测站的全程自动循环运行只是其中一个监测点。目前,贵州省内已有5处重要监测点使用该系统,相较于以往人工取样,节约了采样时间,让水质检测的工作实现了从人工到技术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水质监测的工作效率。

图片

目前,贵州省内已有5处重要监测点使用该系统,实现了水质监测从人工到技术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效率。龙越补充道:“AI分析比人工快得多。以前人工鉴定一个样品需1小时,现在仅需半小时。通过藻类智能监测设备,我们可以监测藻类密度、生物量等指标,判断水体健康状况,并预警水华暴发等潜在危害。”

来源:黔西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雨昕 谢静梵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李 蓓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