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属于湿热的亚热带气候,生产工人手上的汗渍会使航空用钢铁零部件迅速锈蚀,如活塞、曲轴、连杆等低合金钢零件都容易生锈,这就成了影响航空工业产品质量的一大问题。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他们曾向苏联专家求助,但他们也表示未曾遭遇过类似难题,无能为力,只能建议将工人的手汗分为五个等级,并将手汗较多的工人暂时调离生产一线。然而,这一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锈蚀问题。
关键时刻,六所腐蚀防护研究室的工程师司徒振民挺身而出。他深入钻研防手汗锈蚀的难题,与同伴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手汗防锈剂”。这一创新成果在1959年度被评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的先进工作者荣誉之一,并受到了航空工厂的热烈欢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手汗防锈剂”的广泛应用却引起了公安部门的担忧。他们担心这种防锈剂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会对破案工作造成干扰。因此,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对“手汗防锈剂”的成分进行保密处理,并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仅允许在工厂内部使用,严禁流入市场。
这一决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汗防锈剂”的广泛应用,但却确保了其在航空工业中的安全使用,为提升航空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为司徒振民等老一辈航空人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中国的航空事业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