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沉没、全球疫情、天体失踪……这些科幻大片的情节,竟然在半个世纪前就被一位科幻作家“剧透”了?!他用小说揭穿最赤裸的真相:当灾难降临,比天崩地裂更可怕的,永远是人性。
Netflix动画剧集《日本沉没2020》剧照
没错,他就是日本科幻教父——小松左京!
手冢治虫亲口说过,“天才”一词都配不上小松左京;
《雷欧·奥特曼》主创将系列第一集取名为:《赛文战死,东京沉没》;
传奇动画《EVA》更是用彩蛋致敬《再见了,木星》。
如果你沉迷于《三体》的宏大叙事,嗑过《流浪地球》的硬核科技,那么这位“预言家级别”的科幻大神所写的故事,你绝对不能错过!
小松左京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写实的故事,源于他将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融入创作。他不仅是在讲述科幻故事,更是在通过故事反映现实、警示未来。
小松左京10岁时,太平洋战争爆发,他的童年是在战争的阴影下度过的。他甚至不止一次清理过空袭下烧焦的尸体,这些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
与许多作家不同,小松左京创作时先定题材,再疯狂输出知识储备。地球科学、生物化学、信息工程学……这些硬核学科他都能信手拈来。基于这些理论,他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故事。
小松左京一生获得7次日本星云奖。他留下的作品不仅是硬核科幻迷的必读经典,更是每个关心人类未来者的“生存指南”。
《再见了,木星》
——硬核到科学家都服气
把木星炸成太阳?用黑洞拯救地球?
45年前的天方夜谭,如今竟被NASA验证……
1976年,一家动画公司邀请小松左京以3D电视动画技术为基础,构思一个宇宙科幻故事。他受到“木星恒星化”设想的启发,定下了《再见了,木星》这个题目,可惜动画计划流产。
第二年,《星球大战》上映后大获成功,《再见了,木星》的影视计划重新启动。小松号召当时的一线科幻作家进行头脑风暴,最终于1979年完成了剧本第一稿。
1980年,小说版《再见了,木星》开始连载,篇幅超过1400张原稿纸,连载时间长达一年半以上,还获得了1983年的日本星云奖。
小说讲的是距今100年后的故事——
2125年,人类为了生存,在太空中疯狂开发新资源。
开发火星时,科学家在火星冰层下意外地发现了类似纳斯卡巨画的古老图案。宇宙语言学家米莉森特·威廉博士坚信,这是外星文明留下的信息,而木星可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
而来自冥王星外的彗星数量的异常减少,引起了科学家们的警觉。经过探测,他们发现一个微型黑洞正在向太阳系逼近,地球随时可能被毁灭。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JS计划”的总工程师本田英二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爆破木星,改变黑洞的轨迹……
“旅行者1号”拍摄到的木星
尽管小说来源于电影剧本,但小松左京对黑洞、行星工程的推演让科学家都直呼内行。
他对文字的严谨和对细节的把控让科幻迷惊叹,也唤醒了人们对硬科幻黄金时代的敬畏与痴迷。
书中的许多科技设定,如木星恒星化、电磁拖曳技术、太空探索与宇宙工程,在当时称得上非常超前。
《日本沉没》
——460万人抢购的“国难剧本”
海底裂缝、火山喷发、东京沉入太平洋……当政府还在隐瞒真相,普通人早已在社交媒体刷爆#日本沉没倒计时#。
刘慈欣曾直言:“《三体》其实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
《日本沉没》以地质灾难为背景,讲述了日本列岛一步步沉入海底的末日故事。
起初,小笠原群岛北部一个小岛一夜之间沉入海底。
地球物理学权威田所博士带队潜入8000米深的日本海沟进行调查,发现了海底裂缝与乱泥流,地壳正在剧烈变动。
接着,新干线工程停工、高速公路大桥垮塌、火山活动频繁、地震不断……
电影《日本沉没》剧照
政府秘密召开听证会,田所博士发出警告:“日本即将沉没!”政府将信将疑,立即制订计划,试图将国民及资产转移到海外。消息公开后,各国展开救援,却也各怀心思。
最终,日本列岛在一系列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啸中沉入海底。日本人开始了历史性的流浪生活。
电影《日本沉没》剧照
《日本沉没》采用了纪实文学的叙事手法,读起来像一部真实的灾难记录。
书中对灾难场景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天城山喷发、浅间山活动、相模湾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建筑物倒塌、道路断裂、人们在恐慌中无助地逃命……
但比灾难更震撼的是对人性的探讨:在灾难面前,人性中的善良、勇敢、自私、贪婪被放大。
《日本沉没》出版后,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销量高达460万册,成为日本科幻文学的经典之作。
硬核科幻里的人间烟火气
小松左京故事足够硬核,同时他又没有忽略大灾变下芸芸众生的反应。
豆瓣上有读者对《日本沉没》的评论颇为有趣:“太惨了。日本要沉了,打工人想到的却是房贷没还完。”
Netflix动画剧集《日本沉没2020》剧照
从关注“日本沉没”(《日本沉没》)、“人类灭绝”(《复活之日》),再到“地球陨落”(《再见了,木星》),比起单纯追逐刺激性的宏大场面,注重描写极端条件下,一位位普通人的真实反应,才是小松真正的 “圈粉利器”。
日本有评论家说:“虽然通常被归类为硬科幻,但小松先生的作品,人的气息实在太强烈了。在小松先生的笔下,科学考据之前,甚至能闻到人类身上的体味,这种风格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真实面貌。”
《日本沉没》触及的是,当一个国家被迫决定去死,国民会是什么样子?
在生死抉择面前,更多的普通人把生的机会留给他人;有为了国家大义牺牲小我、隐瞒至亲的场景,更有年岁已高打算殉国却为了后代而拼尽全力的百岁老人。
Netflix动画剧集《日本沉没2020》剧照
小松左京本人在《再见了,木星》的创作谈里说,“人类在宇宙中的——意识、智慧、文明的——位置和意义”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这个问题也许最终没有答案,这场挑战也许最终没有胜算。然而,对我自己来说,即使没有胜算,我也想站在挑战的一方。”
对小松来说,默默从事日常工作的普通人才是宇宙中真正的英雄。这正是东亚科幻独特的精神内核。刘慈欣和韩松都提到小松创作对他们的影响。
韩松点评小松左京时说,“离开了对当代问题的深度思考,科幻小说就会变得浅薄;文学必须面对时代的尖锐命题,而不能是看似精致却苍白空洞的文字游戏。”
从《日本沉没》中地壳崩塌带来的绝望,到《再见了,木星》里黑洞逼近时炸木星的疯狂计划,他用硬核设定逼我们直面复杂的人性。
但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叩问人类文明的本质:科技与自然的冲突、对权力的贪婪、普通人的挣扎……这些虚构的情节,总能在现实中找到“镜像”。
小松左京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末日世界,但他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或许是如何在灾难面前保持人性的光辉。
他的作品不仅是科幻,更是对未来的预言,提醒我们:当灾难来临时,普通人该如何选择?
相关图书
《再见了,木星》
作者:【日】小松左京
译者:马彦荣 徐莎莎
ISBN:9787575303705
丛书名:译林幻系列
★科幻教父小松左京最具野心的作品,获第14届“日本星云奖”。
★《日本沉没》后,灾难史诗全面升级;这一次,毁灭的是整个太阳系!
★日本科幻“御三家”之一,与星新一、筒井康隆齐名,作品奠定日本科幻文学根基。
★7次斩获“日本星云奖”,小行星以他命名,刘慈欣直言他是《三体》灵感来源。
★手冢治虫、宫部美幸、星新一等大师盛赞其“颠覆想象的宏大叙事”。
★当太阳系成为黑洞的猎物,人类唯一的选择是杀死木星。
★同名电影开创亚洲科幻视觉里程碑,比肩《2001:太空漫游》;庵野秀明《EVA》用“第三新东京市”致敬《再见了,木星》中的飞船“东京3号”。
★中微子技术、电磁拖曳技术等概念,如今被NASA研究间接验证,科幻迷直呼“神预言”。
《日本沉没》
作者:【日】小松左京
译者:高晓钢 张平 陈晓琴
ISBN: 9787544782982
丛书名:译林幻系列
《三体》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
——刘慈欣
★《三体》灵感来源,世界末日前最值得看的小说(韩松 语)
★日本科幻无法企及的高山:日本科幻大师小松左京代表作
★出版后不到一年,狂销近400万册,加印100余次,被称为“战后日本第一畅销书”
★出版翌年荣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日本科幻星云奖双冠王
★自出版以来数次被改编成电影,每每夺得票房冠军;2020首次动画化:NetFlixד鬼才导演”汤浅政明×A站 强强联合
★ 一个国家,在灾难之下究竟会有多脆弱?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列岛沉没……当这一天真的来临,1亿1千万日本人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