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李芳,从云南警官学院禁毒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缉毒女警。
2.李芳在禁毒大队的内勤岗位,将涉毒人员档案梳理成动态数据库,逐步了解了整个大队的禁毒工作。
3.由于工作特殊,李芳需内勤外勤“一肩挑”,参与化装侦查、跟踪监控等多项任务。
4.在一次密闭空间内单独与毒贩近距离接触的任务中,李芳凭借冷静的工作状态和谎言,成功完成任务。
5.此外,李芳曾在荒野夜路上与毒贩展开心理博弈,最终成功抓获毒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李芳(化名)从云南警官学院禁毒学专业毕业后,2014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十年间,她常常作为特邀“女演员”,与毒贩斗智斗勇,让我们一起走进盘州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李芳的工作与生活,探寻她那些鲜为人知的“关键时刻”。
初试锋芒:
一次选择,开启特邀“女演员”之路
刚入警时,李芳被安排到六盘水市公安局火铺派出所户籍岗位锻炼。凭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李芳为群众办理2万余次户籍工作,实现群众“零投诉”,获得全省优秀户籍民警表彰。但禁毒专业的她,更想去专业岗位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2018年4月,李芳主动申请调到盘州市公安局禁毒大队。
“我很想学以致用。”李芳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在禁毒大队的内勤岗位,她将涉毒人员档案梳理成动态数据库,从案件中提炼规律,逐步了解了整个大队的禁毒工作。
由于工作特殊,化装侦查、跟踪监控等多项任务需要女性角色,而队里女民警少之又少,李芳便内勤外勤“一肩挑”,跟完案子,总结工作情况;写完工作报告,投入化装侦查……
一开始,大队安排的侦查任务比较简单,工作地点一般是在空旷地与多名队友共同面对毒贩,她凭借着冷静的工作状态,从未让贩毒分子产生怀疑。
难度升级:
随着参与的化装侦查及抓捕行动越来越多,任务难度逐渐升级。
一次,禁毒大队接到线报称,某毒贩将在红果一带贩卖毒品,需要一名会方言的女警“贴靠”充当“买家”,李芳承担了这一角色,这是她首次在密闭空间内单独与毒贩近距离接触。
李芳按时到达了指定酒店房间,一毒贩也很快抵达,但他进门后却立即反锁了房门,这让李芳心里不由地“咯噔”一下。而毒贩并不搭话,却给李芳递来一根香烟,从不抽烟的李芳有些慌了神。
“执行任务前,我们设想了各种‘考验’,但完全没想到是这个。当时心里慌极了,但是只能脑子快速转动,想一个不抽烟但又合适的理由。”李芳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心有余悸。
她接过毒贩递来的香烟,指尖微颤但笑得坦然:“我习惯抽细烟。”轻描淡写的“谎言”,瞬间打消了毒贩的怀疑。
随后,李芳镇定地与毒贩完成“交易”,及时通知战友收网。任务完成后,她才发现后背的衣服早已湿透。
生死考验:
2023年10月,更凶险的考验来了。李芳接到任务,与线人一同驾车与毒贩周旋。
“我开车技术不是很好,心里其实有点想打退堂鼓。”但仔细思考后,李芳认为关键时刻必须迎难而上。
晚上11点,李芳跟着毒贩的车在山间转了一圈又一圈,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换地方,最后,车开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
在一个岔路口,毒贩停下车来走到李芳车旁,敲击玻璃示意李芳摇下窗户并突然探身逼近,一股麻古的刺鼻气味袭来,李芳确认,毒贩“上钩”了。此时,线人在车内坐立不安,队友远在数里之外,李芳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发白,但她还是将嗓音压得很平静:“钱在这里,货呢?”
毒贩想将线人与钱都带走,李芳据理力争,最终对方心理防线被击破,同意将毒品“丢弃”路边。
再次启动车,李芳发现车前的毒贩左手拿着砍刀,刀刃在车灯下泛着寒光,此刻她明白,她终于“过关”了,现在只需找合适的时机收网。确认毒贩丢出毒品后,李芳及时通知跟在后面的战友上前将毒贩抓获,圆满完成任务。
讲述故事的时候,李芳异常冷静,一看、一掂、一投足,都散发着从容与飒爽。这一切都源于李芳与战友们一次次的深夜复盘、一次次的学习讨论,这样的辛苦付出才换来了侦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哪有什么天生无畏?只是身后站着整个禁毒大队。”如今的李芳依旧活跃在一线,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被她轻描淡写地称作“工作日常”。她用无私无畏展现了一位女警的风采,她为禁毒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巾帼力量,她更是千千万万个缉毒女警奋进拼搏的鲜活缩影。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