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

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公安部等联合打击金融黑灰产!南都3·15 报道曝光乱象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02字,阅读需4分钟

1.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

2.金融黑灰产呈现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特点,涉及消费信贷、保险和信用卡等领域。

3.为此,南都湾财社推出“擦亮火眼金睛,远离金融黑产”3·15系列观察,揭露行业乱象。

4.同时,南都湾财社曝光短视频平台成为金融黑灰产的引流地,以及保险黑灰产的诸多乱象。

5.专家认为,筑牢防线让黑灰产无所遁形,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媒体、学界各方合作与多元共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黑灰产乱象和危害再度成为舆论焦点。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依法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的重要意义,全面加强刑事执法与金融监管部门行政执法协调联动,依法严厉查处金融领域“黑灰产”突出违法犯罪,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坚决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打击金融“黑灰产”也是今年“3·15”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点题”之一。根据该局统一部署,要提升金融消费者防范“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不法中介的能力,营造和谐健康的消费与投资环境。

图片

围剿黑灰产,媒体有担当。南都湾财社日前推出“擦亮火眼金睛,远离金融黑产”3·15系列观察,揭露行业乱象,深入消费信贷、保险和信用卡等领域剖析典型案例,展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实践之路。

图片

南都湾财社曝光“短视频”成金融黑产引流地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金融黑灰产正在呈现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特点。在消费信贷领域,南都湾财社起底一些操作套路——“法务公司”成为黑灰产的“外套”,以普法培训为幌子,展开反催收培训和业务。他们藏在短视频平台揽客、层层赚分销费。

图片

南都湾财社起底保险黑灰产诸多乱象

保险领域也是黑灰产的“重灾区”。记者调查发现,保险诈骗既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魔咒”,也成为保险机构的“噩梦”。对此,南都湾财社透视一个涉案超1000保单的意外险诈骗系列案件,也揭开该黑产链条的运作模式。与此同时,在黑产的运作下,一场精心伪造、索赔50万赔款的“意外身故”,最终是如何被“AI大脑”慧眼识破的?为害颇广的“关闭百万保障”骗局的幕后运作流程是什么?南都湾财社也一一做了曝光。

图片

南都湾财社聚焦恶意投诉背后的“反催收”黑产链

信用卡同样是黑灰产的“猖獗地”。南都湾财社通过聚焦一名从“催收公司”离职又入“反催收”行当的信用卡客户,透视恶意投诉、反催收、修复征信等黑产“套路”,窥见所谓“维权”背后的冰山一角。

毫无疑义,金融黑灰产的快速发展对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对金融秩序造成显著的压力,也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带来阻碍,构建健康金融消费环境势在必行。

响应监管号召,南都作为主流媒体“3·15 ”系列报道曝光乱象,不仅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也为规范经营的金融机构“正名”,更意在呼吁各界联手筑牢安全防护屏障,共建诚信消费生态

在业界有识之士看来,筑牢防线让黑灰产无所遁形,仅靠金融机构单一力量很难得以根治,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媒体、学界各方合作与多元共治。重拳出击黑产链条,守护金融权益,仍需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执行统筹:卢亮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吴鸿森 刘常源

更多详细内容请看系列报道:

湾财聚焦|擦亮火眼金睛,远离金融黑产

金融黑灰产乱象:一场伪造的“意外身故”,50万赔款到手?

起底金融黑灰产:法务公司藏在短视频平台揽客、层层赚分销费

失而复联的信用卡客户:恶意投诉引出“反催收”黑产链条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