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政企“双向奔赴” 成就“甜蜜佳酿”

人民网记者 程浩

“为什么是楚雄?为什么是南华?因为这里有好的风土,有拼搏的团队。”3月15日,春日暖阳洒满云南南华老红山绿色食品产业片区,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千升精酿啤酒(饮料)生产线项目这一天建成投产。投产仪式上,该公司董事长曹德富以设问开场,声音中带着自豪与喜悦。

先谈风土魅力。“啤酒生产,水源是关键。我们取样检测发现,厂区水源地偏硅酸含量高达40mg/L。”曹德富介绍,“偏硅酸作为一种常见的矿物质,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促进骨骼生长等多种功效。”

图片

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地处滇中腹地的南华,还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G56杭瑞高速、广大铁路、昆楚大铁路在此交汇,使南华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黄金通道。“我们的产品50%销往缅甸,其余销往我国西南地区,所以说,南华的区位条件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曹德富说道。

此外,南华县野生菌资源丰富,全县已知野生菌种类达1021种,其中可食用的有354种,被誉为“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之乡”。“公司正在研发野生菌啤酒,想让菌与酒来一场完美‘邂逅’。”曹德富透露,该公司今年计划研发5种以上的野生菌啤酒新品。

再论团队拼搏精神。“这说来话长。”曹德富感慨道,“从土地审批到政策扶持,从基建配套到人才引进,南华县委、县政府专班全程跟进,提供‘保姆式’服务,让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记者追问:“能否具体一些?”

“以厂区建设为例,分管的副县长每天来一到两次,县工信局局长更是长期驻守工地办公。小到厂房门窗的安装日期、建材到位时间,专班工作人员都盯得紧紧的。而且,为了让公司早日投产,专班还组织了上千名党员干部协助我们清洗厂区。”曹德富感激地说。

他继续举例道:“厂区建设地点离县城有四五公里的距离,天然气管网尚未覆盖。去年8月底,我们在南华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局长坐诊接诉’预约窗口‘挂了号’,没几天就收到了‘坐诊’通知。县住建局局长在‘坐诊会’上现场答复,不到3个月,天然气管网就接到了厂区。”

凭借拼搏的团队,年产15万千升精酿啤酒(饮料)生产线项目火速推进,仅用312天就从奠基到投产,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南华速度”。

图片

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政府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自然要用成绩来回报。”曹德富表示,目前该公司的生产线具备年产30万千升啤酒、10万千升精酿啤酒的产能,是云南省单厂产能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也是全国单厂精酿啤酒产能最大的工厂之一。公司可生产60多个啤酒品类及20多种果汁饮料,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可实现利税6000万元,还可直接带动300人以上的就业。

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入驻,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南华引发了连锁反应。当地按照“集群支撑,链式互补,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的思路,先后引进落地了云南春城实业有限公司环保彩印包装箱生产线等4个配套产业项目和1家啤酒销售企业,带动投资6亿元,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预计产值可达33亿元。

南华县还将引进糖浆、麦芽等上游企业及物流、电商等下游企业,立志将南华打造成为啤酒产业链最完整的基地,真正实现“建一个工厂、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图片

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啤酒。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对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而言,投产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将利用3至5年的时间,将楚雄啤酒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啤酒企业,让它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曹德富信心满满地说。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