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新业态的新赛道

海关总署2025年工作会议指出,保障跨境贸易便利畅通,支持TIR国际公路直达运输业务发展。
3月13日,一批价值200余万元的跨境电商出口货物,经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现场监管后,搭乘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运输(TIR)车辆,从杭州启程出发。这批货物将通过阿拉山口口岸出口到欧洲,是杭州首批采用“TIR+跨境电商”模式出口的货物,标志着杭州跨境电商出口增加一条“新通道”。
图片海关关员正在核对TIR单证信息
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系统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全程无需倒装和卸货,具有通关手续便捷、运输周转速度快等优势,运输成本约是空运的四分之一左右,10000公里的跨境公路运输时长可缩短至10天左右。目前,TIR共有77个缔约国,其中不少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我国于2016年7月正式加入。
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诞生地,经过十年的发展,杭州的跨境电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空、海、铁物流运输体系。随着卖家数量的持续增加和新兴市场的不断开拓,杭州的不少跨境平台企业和电商卖家对进一步丰富物流渠道提出了新的需求。
图片海关关员正在办理“TIR+跨境电商”模式通关手续
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关员在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时,了解到企业对物流新通道的急切需求,顺势向企业介绍TIR运输模式,并结合企业跨境电商出口实际推出“TIR+跨境电商”模式。
“之前我们主要通过空运、海运等方式出口。海关向我们介绍了TIR运输,新模式对基础设施依赖小,机动灵活、装卸方便,确实很适合我们跨境电商小包裹出口。”优拉(杭州)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关务经理柯建强说。
为了确保新业务顺利落地,海关派员全流程跟进指导企业,现场快速办理系统审批、证书签注等工作,建立“口岸+属地”海关协调机制,动态跟踪车辆在口岸通关情况。此外,结合浙江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的出口需求,拓展“TIR+”模式,为更多外贸企业开辟出口新通道。“货物在其他口岸通关时,仅需核对TIR证书、车牌和车辆备案等信息,一般情况下无需对货物进行开箱检查,从而减少货物在口岸等待时间。”钱江海关驻下沙办事处主任王忭表示。
图片海关关员对TIR车辆进行监管验放
随着“TIR+跨境电商”在杭州落地,目前浙江省已有4个地市顺利开展TIR运输模式。温州、义乌、嘉兴的体育用品、服装鞋袜、小商品、机电产品等各类“浙江制造”持续通过“TIR+跨境电商”“TIR+市场采购”等跨境公路运输监管模式,源源不断销往欧洲和中亚地区,为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构建了更多元化的国际物流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关发布”

供稿/ 杭州海关

监制/ 陶永

审校/ 包滢晖、康悦

编辑/ 代俊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