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平湖童车上演“速度与激情”

AI划重点 · 全文约4200字,阅读需12分钟

1.浙江平湖童车企业借助数字化创新设计,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全球市场占比超过50%。

2.平湖童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国内外知名动漫IP合作,推出个性化定制产品。

3.为此,平湖市政府鼓励童车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机联网等项目,提升产业竞争力。

4.同时,平湖市童车行业协会制定并实施行业联盟标准,提高童车质检抽查合格率至90%。

5.目前,平湖市共有300余家童车企业,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合作配套体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惠文 王雨红 通讯员 马群 刘维佳 叶丽芳

得知浙江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后,平湖众多童车企业再一次嗅到了商机,并开始琢磨如何适应新趋势、进一步贴近消费者需求。有的企业打算推出功能多样的新产品,有的企业进一步优化售后服务……

正是依托这样的灵敏嗅觉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平湖童车以全新的“速度与激情”行驶在日益广阔的天地。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童车生产基地,平湖年产童车1000多万辆,远销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眼下,平湖有规上童车整车企业23家,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4亿元,同比增长13%。

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平湖25家童车企业启程参加2025年香港玩具展,成为今年浙江省首批“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团组之一。1月28日至2月1日,又有13家平湖童车企业抱团参加德国纽伦堡玩具展。这两个玩具展,分别是亚洲和全球规模最大的玩具展,从这两个展会取得的订单,占平湖童车全年订单的四成到五成。

从最初的家庭作坊拼拼凑凑,到建成童车城、产品远销大洋彼岸……平湖童车产业接连破解创新能力弱、自主品牌影响力小、产业集聚度低等难题,拼出了可喜的发展速度。连日来,记者在平湖蹲点,看看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平湖童车如何继续保持优势。

图片

孩子们乘坐平湖童车嬉戏。平湖市新仓镇供图

年销售额10%投入创新设计

九成企业能自主研发新产品

如今,走进平湖任何一家童车生产企业,几乎都能看到二轮摩托车、工程车、卡丁车等款式各异、功能齐全的电动童车和学步车。

这个行业发展之初,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因为人才、资金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平湖童车产业一度遭遇发展瓶颈。

为此,平湖成立了童车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定期上门为童车企业检测产品质量,并牵头组织企业和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帮助企业设计开发新产品,逐渐点燃了企业的创新激情。

岳基是平湖岳氏车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在童车行业探索了20多年,他深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为此,公司成立之初就同步建立了研发团队。

前些年,公司嗅到了亲子款童车的商机。经过研发团队数年的设计研发,2019年,公司新产品亲子款童车首次在上海童车展上亮相。这款车可供成人和孩子同时乘坐,成人也能操控童车,这不仅满足了亲子需求,也大大提升了安全性。2021年,岳基为这款童车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如今,它已成为岳氏的“拳头产品”。

身处数字化浪潮中,不少童车企业将创新和数字化融合。

图片

双喜童车数字化交互游戏款童车。受访者供图

车身线条硬朗而富有张力、全车采用高级环保材料、色彩鲜艳而不失和谐……这辆来自平湖市双喜童车制造有限公司的热销款电动童车,外观尽显科技感,内载功能也极具数字化特色。启动童车只需点击一块屏幕,从繁华的都市街道,到广袤的郊外原野,再到浩瀚的宇宙星空……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个逼真的驾驶场景。

除了双喜童车,平湖一众童车企业争相将目光聚焦于数字化创新设计,平均每家童车企业每年创新设计投入占全年销售额的10%。如今,平湖所有的规上童车企业都与上海、杭州的设计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

搭载着数字化的“翅膀”,平湖童车行业一路飞驰。这段时间,平湖市正积极实施童车行业数字化战略,鼓励童车生产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机联网、智能仓储、智慧工厂等数字化项目,提升传统产业高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

走进平湖市小太阳童车股份有限公司就能看到,大型的智能化立体仓库里,自动机器人正进行无人化自动精准入库、出库作业,高效且智能。“今年我们还对产品外观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同样大小的一个集装箱现在能多装30%的童车部件,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公司负责人姚彪军说。

如今,平湖童车企业累计拥有1300多项国家专利,90%以上的童车企业都能自主研发新产品。

提高门槛定标准

主动“为难自己”的智慧

十几年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让平湖童车出口额一度腰斩,不少童车企业感慨“生意不好做”。更大的挑战,则是来自其他地区同行的竞争。

怎样继续引领市场?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后,平湖童车企业找准了方向: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

“品牌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资产,外观能模仿,但品牌内涵是独特、难以模仿的。自有品牌有助于积累无形资产,推动企业持续成长。”浙江佳佳童车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利平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司创立了自有品牌“贝瑞佳”。

进一步打响品牌的过程不乏曲折。

“前些年,我们的出口产品遇到过一次大规模的召回。”顾飞红回忆,当时正是公司刚步入正轨的阶段。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童车生产标准,因为佳佳童车出口产品的部分材料不符合当地标准,结果纷纷被下架召回。

“可以说损失惨重。”顾飞红说,为此公司立即做了内部整改,大概花了小半年时间,摸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童车生产标准,再一一重做订单。

当地政府也及时出招。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政策,童车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当地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童车行业统一的标准,我们帮助企业一一收集出口国的标准。从电子元器件到包装用的材料,所有生产环节都督促企业合规进行。”平湖市童车行业协会前秘书长胡建强说。

瞄准国外市场的同时,平湖也在开拓、巩固国内市场。2009年5月,平湖市发布了中国童车业首个行业联盟标准。“平湖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童车生产基地,由我们来制定标准也能得到行业广泛的认可。”胡建强说。

2009年初,由平湖市童车行业协会联合童车检测中心和8家龙头企业组成了标准起草小组。“当时国内童车行业还没有任何的标准可以依照,唯一可以参考的是玩具类生产的国标。”胡建强说。

统一标准并不容易。定高了,有的企业达不到;定低了,对提升产品质量帮助不大。听取各家企业的想法后,行业协会充分讨论,最终做出了决定:还是要按照高标准生产,高品质才是树立口碑的关键。

协商出企业认可的标准后,还要实践可行性。8个加入起草小组的企业立刻将模拟标准投入生产线,经过数月的反复推翻与修改,最终制定出台。“标准规定了电动童车主要配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装配工艺生产过程控制要求等等。”胡建强介绍。

“标准初定时,一些小企业压力山大。但是,就高制定标准让全国更多地方认可我们平湖出产的童车,一些龙头企业的销量直接翻了一番。后来小企业也逐渐感受到了质量提升带来的红利,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产品质量。”胡建强说。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也从福建、广东等地聘请专家,全力帮助小企业进一步发展。

这种主动“为难自己”的做法,有了更多收获。童车行业联盟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平湖童车质量的提升。平湖童车质检抽查合格率从2007年的30%提升到了现在的90%。

图片

佳佳童车展厅。记者 王志杰 摄

尽管这几年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都通过控制成本来降低售价,但是平湖童车企业依旧坚持按照高标准生产,以高质量、好品牌、好口碑取胜。

从最初的贴牌加工,到如今的自创品牌,平湖童车已经涌现出贝瑞佳、好来喜、酷太阳、大可、囡囝好等70多个佼佼者——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不少平湖童车企业已成为沃尔玛、山姆等大型国际商超的供应商。

近年来,玩具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了一股新潮流,这股融合风也吹到了童车产业。目前,已经有平湖童车企业着手与国内外知名的动漫IP合作,联手打造新款产品。

“我们今年和来自美国的‘愤怒的小鸟’IP联名,生产了一款吉普车和一款碰碰车,我们是唯一与这一IP联名的童车企业,也希望能在美国市场进一步打响我们‘小太阳’的品牌。”姚彪军介绍,这两款车预计在今年4月正式上市。

今年初,小明星童车和日本IP“小恐龙大冒险”联手打造了一款卡丁车。“今后我们还想努力和‘迪士尼’等知名品牌IP合作,让我们的童车品牌更广为人知。”平湖市小明星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庄丽蓉说。

“依靠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多元化的渠道,平湖童车行业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的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提升。”平湖市童车协会秘书长沈慧表示。

图片

岳氏童车生产线。记者 王志杰 摄

数百家企业携手成“链”

从“低小散”蜕变为“小而美”

童车产业作为小众赛道,如何从“低小散”蜕变为“小而美”,增强产业韧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0年,新仓镇规划建设了中国(平湖)童车工业城。其中开发使用的500亩,已引入15家童车生产企业,并建造了现代化的标准厂房。

“在童车工业城建立之前,大部分童车生产企业采取的是与上海厂家联营合作的方式。”沈慧说,2001年9月,平湖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童车行业分会成立后,通过整合,童车企业开始逐步以“集团军”的阵容进军市场,也助力童车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

“以前平湖童车以脚踏童车生产起家,慢慢转型为电动童车后,当地电子配件产业紧缺,这几年我们也在着力招引这类企业。”平湖市商务局外贸外经科科长周佳政说。

为了招引配套产业入驻,减少本地企业外流,今年平湖对童车产业在资源要素方面有所倾斜。“我们打算建设25亩标准厂房,吸引更多的童车设计企业、模具企业,为本地的童车发展提供更完备的配套产业。”新仓镇工业副镇长宋磊说。

如今,平湖市共有300余家童车企业,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合作配套体系,连同电子、注塑、五金、喷镀、组装、包装、物流等2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童车产业链。

华龙实业就是一家做童车蓄电池的零部件企业,为当地60%以上的童车企业提供能源配件。

这家企业成立之初以服装加工为主,2005年,企业负责人黄振其看到童车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于是走访了当地不少童车企业,了解到电动童车的新风口。黄振其在全国各地寻访,终于组建起一支蓄电池领域的专业技术员工队伍。经过半年时间,第一批华龙实业研发的蓄电池成功面世。

凭借地理优势以及产品质量,华龙实业蓄电池的口碑很快在当地的童车企业里传开了。“我们立刻加开了几条生产线,忙的时候10条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也生产不完。”黄振其告诉记者。今年,为应对订单高峰,公司计划引进一套铸焊机设备,可节约60%的人力成本。

现在的童车城里,各企业以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为基础,按照节约、集约、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及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企业协作,进一步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图片

小太阳童车智能化立体仓库。记者 王志杰 摄

【专家观点】

平湖童车怎样畅行天下

童车作为母婴童产业的细分领域,传统的行业发展模式及零售业态,逐渐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平湖童车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零售新业态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行业竞争压力剧增,平湖童车发展的步履也渐感艰辛,如何破局?

首先,应在优化国内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推动童车行业的创新发展。借“一带一路”优势,童车企业可以与相关国家积极发展国际电商。同时,积极对接线下内销资源,通过参展、直销、广告、代理等一系列举措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增加个性化体验,可以从智能安全系统、个性化早教体验、远程监控与管理三个维度,提高童车产品智能化水平。

另外,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个性化定制也必不可少。依托区位优势,企业可以积极对接沪杭优秀IP设计团队,进一步发掘个性化设计与IP联名的潜力,不断推出更具创意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进而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作者王舟,系嘉兴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