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开始。”
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再次引发全球震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强硬表态撕碎了原本脆弱的停火协议,也让中东局势进一步陷入动荡。
内塔尼亚胡的发言充满火药味,他不仅宣称以色列已全面恢复对哈马斯的军事打击,还强调:“谈判只能在炮火中继续。”很明显,以色列并不打算暂时停火,而是要继续施压,以武力促使哈马斯妥协。
显然,原本微妙的停火协议已经名存实亡。
以色列军方声称,空袭目标是哈马斯的据点,但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控制的卫生部门却公布了更为惊人的数字:超过400人遇难,伤者无数。
被轰炸的“脆弱和平”
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造成约1200人死亡并劫持251名人质以来,这场冲突已持续了一年半之久。以色列随后的猛烈报复行动导致加沙地带死亡人数超4.8万,整片地区满目疮痍。
尽管1月19日达成的临时停火协议曾让局势稍有缓和,但这次突如其来的空袭让人不禁质疑,和平是否还有可能?
被轰炸的地区包括贝特拉希亚、拉法、努赛赖特和阿尔马瓦西,正是这些地方,原本的停火带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如今,这种短暂的安宁再次被战争的硝烟吞噬。加沙的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连夜抢救伤员,场面混乱而悲壮。
埃及方面对以色列的空袭提出强烈谴责,指责这次袭击“公然违反停火协议”,并警告称此举可能引发“危险升级”。
复杂的谈判与破裂的协议
这场冲突的核心问题在于,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停火协议的推进上存在巨大分歧。
根据最初的协议,停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释放部分人质;第二阶段将逐步建立永久停火,要求以色列撤出加沙;第三阶段则是全面恢复和平。然而,第二阶段的谈判原定于六周前启动,却因以色列和美国试图修改协议内容而陷入僵局。
美国和以色列提出延长第一阶段的计划,希望在释放更多人质的同时继续维持停火。然而,哈马斯对此表示拒绝,认为这是对原协议的背弃。哈马斯坚持,停火的推进必须遵循原定计划。正是这种僵局,使得局势在3月初陷入不确定状态,最终以色列选择以武力回应。
“救人”还是“放弃人质”?
以色列方面宣称,此轮空袭不仅意在摧毁哈马斯的军事能力,同时也是对哈马斯拒绝进一步谈判的回应。内塔尼亚胡更强调,以色列的目标是实现“三个战争目标”:带回所有人质、彻底消灭哈马斯、确保哈马斯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则表示:“哈马斯本可以释放人质以延长停火协议,但他们选择了拒绝与战争。”这一表态无疑为以色列的行动提供了某种支持。
然而,哈马斯方面则指责以色列的袭击“等同于对剩余人质的死刑判决”,并表示以色列的举动意在逼迫哈马斯无条件投降。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对政府的不满也在升温。人质家属组织公开指责内塔尼亚胡政府“选择放弃人质”,并在以色列议会外发起抗议,要求政府尽快通过谈判带回亲人。
一位人质家属——利兰·伯曼愤怒地表示:“以色列政府远非完美,他们根本没尽全力,因为我的兄弟还没回家。”然而他也无奈地承认:“如果哈马斯愿意,人质早该回来了,他们都在哈马斯手上。”
目前,以色列声称哈马斯仍扣押着59名人质,其中24人据信尚存活。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不投降”
在这场冲突的残酷现实中,无论是加沙的普通民众,还是人质家属,都成了这场博弈的牺牲品。
一位来自贾巴利亚的居民哈伊尔接受BBC采访时痛苦地表示:“战争又开始了,但这并不让我惊讶。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真的已经筋疲力尽了。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半,我们早就受够了。”
在医疗战线,同样的绝望情绪蔓延。负责培训巴勒斯坦医生的妇产科医生萨布丽娜·达斯表示,医院里弥漫着压抑气氛,医护人员几乎彻夜未眠地为大批伤员进行手术。
加沙卫生部门总负责人穆罕默德·扎古特更透露,这次袭击来得过于突然,以至于初期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只能紧急调配其他地区的医疗队伍赶来支援。
局势愈演愈烈,和平仍遥遥无期
以色列的强硬军事行动让中东局势再次蒙上阴影。埃及、卡塔尔等国家的调停努力屡屡受挫,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谈判已陷入僵局。
内塔尼亚胡的“炮火中谈判”政策,究竟能否真正换来以色列的安全,还是会让更多无辜的生命葬身火海?更令人担忧的是,加沙平民的苦难似乎没有尽头。
这场战火从未真正停息,所谓的停火协议更像是一张薄纸,随时可能被撕碎。正如加沙街头那位寻找家当的小女孩,茫然地在废墟中翻找,战争带给她的,除了恐惧,便只剩下破碎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