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荣宝研学|国家级非遗木版水印装置荣获实用新型专利

图片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光绪二十年(1894)更名为荣宝斋。光绪二十二年(1896)设立 “帖套作”,开始以木版水印技艺自刻、自印笺纸,被誉为“诸笺肆之白眉”。1945年,张大千《敦煌供养人》的印制成功开启了雕版印刷由印制小幅笺纸到大幅国画作品的转折;1954年,印制了清代王云的绢本山水《月夜楼阁》,填补了1300年来雕版绢本印刷的空白;后又印制了古代绢本《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篇巨制,将木版水印技艺发展到了巅峰。目前,已印制了大量历代书画精品并被国内外众多博物馆收藏。荣宝斋的装裱修复技艺在全国装裱界独树一帜,装裱修复过数件巨幅国画作品,曾抢救了无数破损严重、濒临失传的艺术珍品。2006年和2008年,木版水印技艺、装裱修复技艺分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荣宝斋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图片


图片


木版水印装置 获国家专利认证


荣宝斋木版水印中心全新推出的木版水印装置(非遗体验)荣获实用新型专利,以现代设计对话传统技艺:

1.功能革新:首创套色换版系统,零基础即可完成多色套印,完整体验"刷、掸、砑"三大核心技法,领略木版水印技艺的独特魅力;

2.材质升级:突破了传统宣纸印刷限制,创新采用立轴形式,并支持多种材质的宣纸印制,成品平整易携且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

3.设计融合:现代亚克力材质与传统技艺完美融合,精心设计了定位精准的亚克力凹槽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木版易错位的问题,装置轻巧便携,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沉浸式非遗研学体验


荣宝斋木版水印装置受到了广大朋友们的喜爱,也激发了更多朋友对木版水印非遗技艺的热爱。在研发出这套装置的基础上,我们也设计出了更加丰富的非遗体验作品,有十二生肖系列、五帝福系列;还有齐白石《葫芦》、张大千《荷花》、吴作人《熊猫》等名家作品系列,您可以亲手制作将大师的作品带回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非遗研学活动内容

1.参观木版水印工艺坊,了解荣宝斋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技艺的匠心传承;

2.欣赏木版水印精品《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领略荣宝斋木版水印的精湛技艺;

3.技艺老师指导体验印制木版水印作品、装裱“托画心”,“零距离”学习、体验非遗,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荣宝斋非遗研学之旅,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部分展品欣赏

图片

木版水印《簪花仕女图》


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长卷,荣宝斋印制此画,共刻成 350 多块雕版,选用珍贵的矿物质颜色,被当时的美术和印刷专家赞为“史无前例的壮举”,国家领导人曾把此幅木版水印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 
图片
图片

木版水印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传世之作。荣宝斋印制此画,从1959年开始筹划,到1979年完成,前后20年,实际用时8年,勾描、刻版1667套,印刷近30万次,使用与原件完全相同的材料和珍贵颜色,印制成品35件,被故宫博物院定为“次真品”。此手卷的印成,是印刷史、版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传统木版水印技艺的新发展,开辟了使世人看到中国古典绘画的新途径。
图片
图片

木版水印《敦煌壁画选》

图片
图片

木版水印《敦煌壁画选》·狩猎

图片

木版水印《敦煌壁画选》·藻井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明和世界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被赞为保存中国历代绘画的“沙漠大画廊”。建国初期,在郑振铎先生的建议下,荣宝斋与敦煌文物研究所合作印制出版了木版水印作品《敦煌壁画选》。当郑振铎先生看到这部《敦煌壁画选》后,主动为之作序,高度赞扬这一出版盛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