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新华网视评|民宿何以成为“幽灵”?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兴冲冲到了旅游目的地,却发现网上预订的民宿像“幽灵”一样消失了……

  最近,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幽灵民宿”消费纠纷案件。原告孙先生在某APP平台上预订了民宿,临时却被告知无法入住。更让人惊讶的是,不仅民宿没有订单中展示的房型,竟然也从未接到过平台订单。这导致孙先生及家人外出期间被迫多次更换酒店。最终,法院一审判决提供预订服务的旅行社赔偿损失3500多元。

  记者调查发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网络投诉平台上,有关“幽灵民宿”的消费纠纷层出不穷。有的地址模糊不清,有的房型“货不对板”,甚至有的连订单都是假的。

  “幽灵民宿”乱象既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潜藏着安全隐患。有律师提醒,有的“幽灵民宿”既无工商登记手续也未到派出所备案,民宿内的消防设施、卫生和安全条件等也达不到旅游住宿标准,旅客人身财产安全难以保障。

  有消费者质疑,问题房源为何能在平台上线;还有消费者反映,退款理赔门槛较高,被迫吃下“哑巴亏”……这些情况都值得重视。

  清除“幽灵民宿”,必须系统性治理相关灰色利益链。绝不能让部分不良商家将民宿当成“投机”的暴利工具。(文案:吴文诩 黄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