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尼日尔军政府翻脸,驱逐3名中企高管

欠中国4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后非但不还钱,还要背刺中国一刀,尼日尔的“逐客令”犹如一块石头,瞬间激起千层浪。

根据外媒的报道,尼日尔军政府领导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亚尼签署一道紧急政令,对该国境内的3名中国籍企业高管下达驱逐令,并强行查封他们的炼油厂账户。紧接着,尼日尔旅游部也对中企出手,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据悉,收到“逐客令”的3名中国籍人员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津德尔炼油厂(Soraz)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WAPCo)的三名中国籍高管。

图片尼日尔军政府想独占石油管道项目

要知道,在能源方面,中国和尼日尔合作了20多年,这些年来,中尼双方的合作比较顺畅。在中方的帮助下,尼日尔境内的石油勘探工作得以大力推进,输油管道也建设了起来,其中,光是尼日尔-贝宁原油输油管道的投资,就达到40亿美元,是尼日尔石油出口的主要管道。

可以说,如果没有中方的帮助,尼日尔的石油开发项目,不会推进的这么顺利。可是,随着该国政权的更新迭代,中尼的合作也面临挑战。

对于中尼的能源合作,中方非常有诚意,不仅为该国开发了资源,还提供了就业岗位,解决了尼日尔的很多难题。原本以为,中尼的能源合作会一直友好发展下去,万万没想到,尼日尔的一场政变,为中尼合作埋下了祸根。

2023年7月,尼日尔军方突然发动政变,推翻了原来的政府,上台后,他们推行所谓的“资源主权觉醒”,试图将尼日尔的资源掌控在自己手中,可即便如此,中方并没有翻脸,而是继续与尼日尔谈合作,并且也没有从相关项目中撤出。

2024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面临巨额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中企伸出援助之手,向该国提供了4亿美元的预付款,帮助该国偿还债务,但要求是,该国要在1年后偿还这笔贷款。如今,一年期满,尼日尔军政府压根就没提4亿贷款的事,反而倒打一耙,企图通过强硬手段对付自己曾经的“恩人”。

从尼日尔军政府的动向来看,该国似乎不仅不想承认拿了中国的4亿美元贷款,还想将中企赶出去,试图自己经营能源的开发和输送项目。这样的情节,完全就是现实版“农夫与蛇”。中方帮尼日尔军政府渡过难关,该国却在背地里盘算着怎么把你吃干抹净,真的太讽刺了。

图片中尼石油合作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

要知道,中企在当地的投资可是严格按照当地的规定进行的,而且对两国民众都有益处,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发展机遇,还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可尼日尔军政府却炒作中企“歧视性经营”,这完全就是信口雌黄,中方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当地军政府却视而不见,显然一副西方政客唯利是图的嘴脸,让人心寒。

很多人不理解,尼日尔为何突然翻脸不认人呢?这与该国当前的情况有很大关系。经过多年战争,该国的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打击,当地政府从上到下都穷得叮当响,再加上当地确实也没有什么其他能发展的项目,于是,中企投资的能源企业则成为他们抢夺的重点目标。

或许在尼日尔军政府眼中,资源是尼日尔的,输油管道也铺设在该国境内,这么赚钱的项目不能便宜了中企,于是便对中企高管下手了。可问题是,如果没有中方的帮助,这些能源就只是能源,他们无法将其开发出来,更无法将其运输出去,如今,中方开采能源的一套技术都已经系统化,该国军政府却想起来要占为己有了?想不劳而获的野心已经完全不加遮掩,真是无耻至极。

分析认为,该国军政府自己的野心之外,也有西方国家的影响。非洲地区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一个竞技场,再加上中美之间爆发的“关税战”,不排除尼日尔军政府背后有西方政客的撺掇,毕竟“画饼”是西方政客拉拢人心的常用手段。

图片尼日尔想独自开发石油,完全是异想天开

不管尼日尔军政府出于什么原因,驱逐中国人、关闭中企的举动,必然会给中尼合作带来巨大冲击。对于尼日尔来说,勘探和开采石油都需要资金,以该国当前的情况,真的能拿出来吗?若是贸然与中企分割,必然会让这个原本挣钱的石油项目停摆。

而中方自然不会对尼日尔的驱逐行动坐视不管,中方必将会采取一切手段和举措,维护中企的切身利益,并加强对海外企业的资产保护,提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

对于中尼合作与当前的变故,希望尼日尔军政府能看清局势,通过谈判的形式实现互利共赢,让中尼的合作,继续造福两国民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