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50岁,怎么爬两层楼梯就喘得不行?”“以前搬重物轻轻松松,现在拧个瓶盖都费劲……”许多人在迈入中年后,常因身体机能的一些变化陷入焦虑。事实上,衰老并非从某条皱纹或某根白发开始,而是藏在日常动作的细节里。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身体“超前衰老”的4个信号,你察觉到了吗?
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研究发现,人体功能衰退比实际年龄更能预测健康风险。若出现以下4个指标异常,提示身体可能正在“超前衰老”。
1、手部握力
握力下降不仅是手臂力量减弱,更是肌肉流失、骨密度降低和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综合表现。
我们可以在家通过握力器来测试握力,测试方法为坐姿下单手紧握握力计,保持手臂自然下垂,记录最大值。国民体质测试标准显示:60-64岁男性握力低于27公斤、女性低于18公斤;65-69岁男性低于25公斤、女性低于17公斤,提示运动功能衰退。
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拧瓶盖困难、提重物时手臂发抖、书写时字迹变浅,均可能是握力下降的征兆。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2、坐站能力
从坐姿自然站起需调动下肢肌肉(股四头肌、臀大肌)、关节灵活性与核心稳定性。
我们可以站在稳固椅子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交叉放胸前,以正常速度反复站立坐下。若30秒内完成25次以上,说明下肢力量良好;若不足20次或需撑扶手分多次站起,可能预示肌肉量不足或膝关节退化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3、步行速度
走路时,从呼吸频率到肌肉收缩,从心跳节奏到神经传导,多个系统都在共同协作。
正常步行速度(0.8米/秒)是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平衡能力的综合体现。英国《自然》子刊指出,步速每减慢0.1米/秒,全因死亡率增加12%。我们可以在平坦地面自然行走10米,记录所需时间(男性≤9秒,女性≤10秒为正常)。若步速低于0.6米/秒,需警惕心肺功能下降或关节磨损。
如果平时走路时容易喘气、需要中途休息、无法连续快走30分钟,均说明身体机能衰退。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4、日常活动
弯腰系鞋带、提重物、转身等动作需良好的柔韧性、关节活动度与神经协调性。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出,50岁后柔韧性每下降10%,跌倒风险增加20%。
我们可以尝试单腿站立闭眼保持10秒、弯腰触碰脚尖(双腿伸直)、快速转身360度,若出现头晕、疼痛或无法完成,需关注身体协调性。若系鞋带困难、弯腰时腰背疼痛、转身时容易失去平衡,均提示身体灵活性下降。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延缓衰老显年轻,如何做?
让人保持年轻态,日常可坚持这些习惯:
1、规律作息:每天保证充足睡眠,尽量23点前入睡,让身体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修复和休息,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规律作息能维持代谢稳定,皮肤状态也会更好。
2、均衡饮食: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为身体提供全面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减少精制糖和加工食品。
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减少脂肪堆积。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4、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定期冥想或练习瑜伽。建立健康社交圈,及时疏解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5、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减少酒精摄入,保护身体器官免受损害,降低氧化应激,减少患疾病的风险,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6、补充水分:每天少量多次饮用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使皮肤保持水润。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7、做好防晒:外出时涂抹防晒霜、戴帽子、使用遮阳伞等,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保护皮肤细胞,预防皮肤老化和色斑的形成。
8、避免久坐: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可做伸展运动或室内散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保持身体的健康活力。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让我们延缓衰老,保持年轻健康的状态。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