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3月18日进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通话,双方达成六大关键共识。
2.其中,俄乌互换战俘175人,双方都没有吃亏,美国促成这一交换,有利于战俘人道主义。
3.其次,俄方支持30天内不再相互攻击能源设施,对双方影响相当,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妥协。
4.然而,停战期间各国不再援助乌克兰武器,对乌克兰极为不利,而对俄罗斯则是重大利好。
5.最后,美俄加强双边合作,重建友好关系,但在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为特朗普和普京
3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通话。
关于通话中的一些外交辞令,我们暂且不表,重点来看双方达成的六大关键共识,并分析这些内容对各方的影响。
第一条,俄乌互换战俘175人。这一条对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毕竟任何国家都希望让自己的战俘回家。
从战术层面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并没有吃亏,美国从中促成这项交换,也算是做了一件有利于战俘人道主义的事。
之前,俄乌双方边打仗边换战俘,这在世界战争史上较为罕见。
图为被袭能源设施
第二条,俄方支持30天内不再相互攻击能源设施。
表面上看,乌克兰受益更多,俄罗斯吃亏。因为过去几年,俄罗斯不遗余力地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打击。
但仔细看,双方都没吃亏,也没占便宜。毕竟乌克兰最近一年的无人机的远程打击能力大幅提升,俄罗斯的油库、天然气设施甚至莫斯科都遭受袭击。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停火协议其实对双方来说影响相当,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妥协。
第三条,停止对乌军援属于是俄罗斯的关键诉求,停战的话,各国就不要再援助乌克兰武器。
普京一直对外表示,如果停火后乌克兰借机重新武装,那将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通话中,普京强调停止军援是谈判前提之一,乌克兰总撕毁协议,不值得信任。
相当于把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预先把脏水泼到乌克兰身上。
这条对俄罗斯而言是重大利好,对乌克兰则极为不利。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特朗普政府本身就不太愿意继续提供援助,因此这项提议正中美国下怀。
如果最终达成这一条款,乌克兰将失去持续获得西方武器的能力,而俄罗斯则可以在战场上进一步积蓄兵力,一旦谈判破裂,俄军将占据更大优势。
第四条,俄方称若乌军投降,可获人道主义待遇。这一提议表面上看似人道,实际上却是对乌军士气的打击。
此前,特朗普曾表示希望俄军能放乌军一条生路,而普京的表态正好呼应了特朗普的立场,给特朗普示好。
这种一唱一和的态度,实质上是在向乌克兰施压,意在削弱乌军的战斗意志。从心理战角度来看,这一条对乌克兰极为不利。
图为俄罗斯黑海舰队军舰
第五条,俄方同意黑海航运倡议,这是乌方强调的,乌克兰一直希望海空停战,以便其谷物能够顺利出口。
俄罗斯同意这一点,看似是对乌克兰的让步,但实际上是俄罗斯的“空头人情”。
因为,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已经遭受重创,乌克兰的海上运输已经相对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同意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让步,而非实质性的改变。
第六条,俄美加强双边合作,重建友好关系。最耐人寻味的是,在乌克兰战火仍未熄灭的情况下,美俄却要“秀恩爱”。
特朗普与普京讨论加强合作,甚至计划举办美俄冰球赛、棒球赛,借此展示两国友谊在恢复。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乌克兰的一大心理打击,美国本应是乌克兰的盟友,如今战火未停,却在与俄罗斯重修旧好,这清楚地传递了美国的真实态度。
从以上六点可以看出,这次通话的议题几乎都是俄罗斯的诉求,而乌克兰最为关心的问题,加入北约,根本没有被认真讨论。
图为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
甚至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和特朗普都明确否决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打了三年,乌克兰丢失的20%领土,甚至包括克里米亚,也没有被拿上谈判桌。
这就是与俄罗斯谈判较为艰难的地方,俄罗斯从不谈论它已经拿到手的东西。
当年克里米亚被控制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曾飞赴莫斯科试图与普京谈判。
但普京根本不谈克里米亚,而是讨论顿巴斯问题,谈如何保护顿巴斯地区俄裔人员的权益。
这说明,除非乌克兰能够在战场上彻底击败俄罗斯,否则俄罗斯不会主动交还任何已占领的领土。
图为欧盟总部
更让乌克兰尴尬的是,23日美俄将在沙特进行进一步谈判,但乌克兰和欧盟都没有被邀请到谈判桌上。
最终,美俄之间敲定的内容,只会以“通知”的方式告知乌克兰和欧盟。
这正是乌克兰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在这场谈判中,它甚至连发言权都没有。
综合来看,这次通话的结果对俄罗斯颇为有利,而乌克兰则在美俄的政治博弈中逐渐被边缘化。
特朗普与普京的下一步行动,将决定乌克兰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