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消息称,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对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负有未按规定实行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立案调查通知。图/国家邮政局
3月20日,韵达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19日收到行业主管部门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立案调查的通报。收到通报后,公司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专班进行内部调查。针对公司加盟网点快递服务环节存在的管理问题,公司已立即部署整改工作;后续公司将持续强化管理及加盟网点管控,优化快递查验流程,加大对加盟网点的培训力度,提升识别伪装物品的专业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事实上,通过快递邮递伪造礼品卡骗局并非一种罕见的诈骗手段。在九派新闻此前报道中,成都的余女士在某线上购物平台消费后,收到内含“补贴卡”的韵达快递,在扫描卡片二维码领取现金补贴后被“客服”诱导下载APP,通过刷单返现骗取信任后,最终被骗12万元。
在反应过来被骗后,余女士第一时间拨通了报警电话,并前往当地派出所进行立案处理。根据余女士提供的聊天截屏和银行卡转账记录,当地警方判断这很大概率属于境外诈骗,追回的机会很渺茫,需要耐心等待。
警方告诉余女士,他们接到过很多类似案件,涉及京东、淘宝、三只松鼠等多个品牌,少的被骗几千,多的被骗几十万,诈骗方式都是以返现形式诱导充值。
九派新闻搜索发现,类似骗局在全国多地发生。根据各地网友分享的案例,此类事件涉及包括韵达、中通、极兔、邮政、顺丰等几乎所有主流快递品牌,不法分子常邮寄印有“刮奖兑奖”“赠送小礼品”等字样的“福利卡”向用户邮寄,类似伪造电商礼品卡骗局已蔓延至京东、良品铺子、拼多多、淘宝、三只松鼠等多个平台。
拼多多、良品铺子等平台曾公开声明其并非平台活动,请勿轻信,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一定不要乱扫。各地网警也陆续发布相关提醒,例如,山东网警发文称:内含“年终享豪礼”礼品卡的陌生快递,目的是吸引用户扫码添加“客服”入群。“客服”会让用户通过完成指定任务来兑奖,如下载特定软件,或是点击特定网址链接,或称需要用户先垫付一些小钱才能拿到奖品。但快递邮寄中奖卡片的诈骗手法屡见不鲜,使得不少人上当受骗,追责难成为大问题。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不管广告发布方、兑换卡片发放者是谁,未经消费者同意,都不应该在给消费者的包裹上推送‘广告’、夹杂兑换卡片。快递公司有义务、有责任在为消费者提供包裹运输服务过程中加强管理,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推送广告、夹杂兑换卡片,继而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尤其是,作为关键主体的快递公司应承担把关责任,拒绝与不良商家进行广告合作,在收件时对广告进行查验,发现广告涉嫌违法侵权问题,不允许商家粘贴广告、夹杂卡片,或者采取必要的清除、屏蔽措施,并及时报告监管部门。
赵良善提醒,平台要加强风险提示与消费者教育,比如在平台显著位置发布防骗指南,提醒消费者警惕网购陷阱。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提升消费者的网络素养,增强其防范意识。
消费者亦应增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看到快递包裹广告、卡片应该多一分理性,少一分冲动,切勿为了蝇头小利而被套路。千万不要扫描可疑包裹内的二维码,也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以免个人信息泄露。针对那些来源不明的快递,不论是兑换卡还是购物卡,都不值得信任。一旦遭遇套路,消费者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协投诉举报,乃至向警方报警处理,积极维权。
九派新闻记者 李恺 实习记者 黄锦鹏
编辑 王佳箐 武菲菲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