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眼睛曾经受过伤,但最近开始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去了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白内障;因为眼睛不舒服,所以用上了筋膜枪,没想到也被诊断为晶状体脱位……”像这样的病例每年都会有。
长沙市民曾叔叔今年57岁,说起自己的病史,他的语气里带着满满的懊悔,他起初的本意是为了缓解眼睛疲劳,却采用了错误的方法,用筋膜枪按摩眼睛视力仅余0.1,被确诊为白内障伴晶体不全脱位。
据了解,曾叔叔染上了“网瘾”,在日常生活中喜爱通过短视频了解新闻信息、听历史故事、跟跳广场舞丰富老年生活,慢慢得经常出现眼疲劳、干涩、视力模糊等症状,询问得知他每当眼睛疲劳时就会用筋膜枪来按摩,发现对头部和眼睛附近的疲劳感有一定的舒缓效果。
于是逐渐养成了用筋膜枪按摩眼周的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叔叔发现自己的视力在下降,厉害时甚至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左眼眼胀伴同侧头痛3天,视力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只能看到视力表第一排。曾叔叔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到医院就诊。
来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眼外伤学科领军人林晓峰教授检查发现曾叔叔的眼睛不仅患上了白内障,晶状体也有脱位的迹象。排除外伤史和其他明确的诱因导致晶状体脱位后,医生判断,很可能是在筋膜枪的暴力震动下,眼睛的晶状体受损造成外伤性白内障,而且晶状体悬韧带发生断裂,造成晶状体位置偏移。
医生判断罪魁祸首,很可能正是那台被他视为“救星”的筋膜枪。所幸治疗及时,曾叔叔的眼睛胀痛得到缓解,视力好转。
一、晶体脱位是什么?
晶状体位置变化,是指在生理情况下位于后房的晶状体偏离了中心位置,在临床上表现为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总称为晶状体脱位。
二、晶体脱位的三大原因
1、外伤性晶体脱位
眼外伤尤其眼球钝挫伤是晶体脱位的最常见原因。外伤性晶体脱位常伴有继发性白内障形成。脱位的晶体可脱入前房或玻璃体腔内,如伴有眼球破裂,晶体可脱至球结膜下。
2、晶体悬韧带缺损或破裂
正常情况下,晶体由晶体悬韧带悬挂于睫状体上,其轴与视轴几乎一致。由于先天性、外伤或病变等原因使晶体悬韧带缺损或破裂,可引起悬挂力减弱,导致晶体异位或半脱位。如果悬韧带发生完全断裂,可产生晶体完全脱位。
3、自发性晶体脱位
自发性晶体脱位由眼内病变引起悬韧带机械性伸长,或由于炎症分解与变性所致。由于悬韧带机械性伸长引起的晶体脱位常见于牛眼、葡萄肿或眼球扩张,也可见于睫状体炎症粘连或玻璃体条索牵拉晶体。眼内肿瘤可推拉晶体离开正常位置,炎症破坏晶体悬韧带可见于眼内炎或全眼球炎,悬韧带可完全分解。
林晓峰教授解释道:“人眼中的晶状体,它并非嵌在人眼上,而是由悬韧带‘挂’在眼球上,当长期使用筋膜枪按摩眼睛,会干扰晶状体的正常代谢,加速其混浊,在持续外力作用下,会造成悬韧带受力不均而断裂,造成晶体脱位,而且晶状体本身受损也会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提前发生。虽然筋膜枪可以放松筋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弊大于利,一旦眼睛出现干涩酸胀,首先要做的就是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坚持‘20-20-20’法则,能很好地缓解睫状肌紧张,防止或减轻视觉疲劳”。
眼球结构精细且脆弱,任何强力按压或冲击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在运动中眼部受到撞击或被异物砸中,都可能发生损害,例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如果眼部受到剧烈的外力碰撞,即使没有明显外伤,也建议到医院检查,排除眼球内部损伤的可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曾映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