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媒《东网》报道,3月20日,一架A320客机因机舱起火,当日下午1时56分备降福州长乐机场。涉事航班为HX115航班,原计划从杭州萧山机场飞往香港。网传视频显示,几名空乘和乘客拿瓶装水向行李架上的一个背包不断注水,甚至连纸包果汁、牛奶也用上。

客机备降福州后,机上人员从舷梯疏散后乘坐接驳车离开,停机坪上有消防车戒备。事件没有造成伤亡,疑似是充电宝起火。据机上乘客在发帖称:“我当时在睡觉突然听到有人尖叫着火了,醒来看到有火苗从行李仓上方冒出,乘务员先喷了两瓶小灭火器火未熄灭,最后是把刚发的水都收上去浇灭的。”
据港媒报道,香港航空证实,HX115因行李架起火而改道,火势成功扑灭,已安全备降福州。
哪些锂电池、充电宝可以登机
针对锂电池引起飞机火灾事故频发的情况,民航监管部门一直有严格规定,机场加强安检、锂电池不得托运。截至目前,各国民航监管部门对旅客携带锂电池、充电宝等乘坐飞机,均要求不得托运、必须随身携带,但未明确要求不得放入客舱的行李架上。那么,国内哪些锂电池、充电宝可以登机?按照中国民航局的《关于旅客行李中携带“锂电池、充电宝”乘机的规定》,旅客为个人自用内含锂或锂离子电池芯或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手表、计算器、照相机、手机、手提电脑、便携式摄像机等)应作为手提行李携带登机,并且锂金属电池的锂含量不得超过2克,锂离子电池的额定能量值不得超过100Wh(瓦特小时)。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经航空公司批准后可以装在交运行李或手提行李中的设备上。超过160Wh的锂电池严禁携带。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备用电池必须单个做好保护以防短路(放入原零售包装或以其他方式将电极绝缘,如在暴露的电极上贴胶带,或将每个电池放入单独的塑料袋或保护盒当中),并且仅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经航空公司批准的100 -160Wh的备用锂电池只能携带两个。旅客携带锂离子电池驱动的轮椅或其他类似的代步工具和旅客为医疗用途携带的、内含锂金属或锂离子电池芯或电池的便携式医疗电子装置的,必须依照航空公司批准进行包装携带。除了加强安检、避免锂电池托运外,民航监管部门也出台相关措施,要求客舱乘务员必须接受意外火情应对的相关培训。民航局官网在2024年12月7日发布的《客舱运行管理》要求客舱乘务员具备的能力包括,应对锂电池失火的处置程序。
2017年民航局发布《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针对锂电池着火如何处置有明确规定。例如,空乘人员在机上可用于锂电池应急处置的设备有海伦灭火瓶、水灭火瓶等,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式呼吸保护装置、防火手套等。除这些设备外,机组人员可以考虑使用机上易得物品作为锂电池应急处置的辅助工具,比如碳酸饮料、茶水、咖啡、果汁等不可燃液体可以用来实施灭火和冷却处置;湿毛毯、湿枕头等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