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台海局势再度升温。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附近展开无预警军事演习,行动突然且规模显著,引发岛内高度关注。
仅不到24小时,台当局随即宣布启动“小汉光”备战操演,两岸在同一天内展开军演,突显当前台海的紧张局势。
分析此次事件背后,既有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也有美国的持续干涉和错误信号。
两岸对峙的加剧,折射出台海问题已成为中美博弈的重要焦点。
解放军行动展现强硬立场
根据台媒3月17日的通报,解放军此次演习期间,共有13架次军机和9艘次军舰出现在台海周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演习并未提前预告,直接打响,贴近实战需求。
这种“无预警”行动不仅提升了解放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更强化了对岛内“台独”势力的震慑效果。
东部战区强调,此次演习旨在检验部队由训转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外部干涉势力和“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决回应。
近年来,解放军在台海周边军事活动逐渐常态化,从“联合利剑”行动到此次的实战化演习,其规模和频率都在持续提升。
这种军事姿态既展示了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也体现出针对台海局势的强大战略耐心。
台当局的匆忙应对:“小汉光”演习启动
在解放军无预警展开军演后,台当局迅速宣布启动为期5天的“小汉光”备战操演。
此次演习模拟解放军对台关键基础设施的打击,同时演练防御岛内军事集结场所的能力。
据台媒报道,台军“三军”联合参与了演习,一艘两栖侦察营的“海龙艇”更是在台中港区附近巡逻,强化所谓的“防御能力”。
然而,岛内军事专家普遍认为,台军的应对更多是象征性动作,难以在实战中形成有效防御。
近年来,台当局依赖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采购大量武器装备,但整体作战能力与解放军仍存在显著差距。
更重要的是,台军演习的展示性大于实效性,在面对解放军的常态化围岛演习时,台军内部士气和反应能力明显捉襟见肘。
中美博弈加剧,台海局势成焦点
台海局势的紧张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持续介入和政策变化。
2025年2月,美国国务院网站修改了“对台政策”的表述,删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等措辞,释放了错误信号。
再加上美国近年来通过对台军售、军舰过航台海等动作,直接推动了岛内“台独”势力的膨胀。
这种利用“台湾牌”对华施压的政策,既为台当局提供了错误的信心,也加剧了两岸军事对峙的风险。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方态度鲜明。
3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烈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越线挑衅行为,并强调两岸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台独”分裂活动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美方试图“以台制华”的战略只会适得其反。
自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大陆开始通过军事手段遏制“台独”分裂势力,近年来更频繁实施实战化演习。
例如,去年东部战区连续举行两场“联合利剑”行动,展现了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强大战略压制能力。
与此同时,台当局每年举行“汉光演习”,试图提升所谓“防卫能力”。
然而,这些演习更多是象征性展示,台军的综合实力与解放军仍有巨大差距。
面对解放军日益先进的装备和战术,台军的应对能力显得愈发单薄。
结语
当前台海问题已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焦点,两岸统一的进程也因外部干涉和“台独”挑衅而备受关注。
解放军的常态化演习,既是对岛内分裂势力的威慑,也为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充分准备。
台当局越是依赖外部势力挑衅试探,越会加速两岸统一的脚步。
面对日益紧张的台海局势,岛内“台独”挑衅和外部干涉只会让统一的步伐更加坚定。
参考资料:
环球网:台媒紧盯:解放军13架次军机、9艘次军舰持续在台海周边活动 2025-13-17
中国青年报:特朗普上台未满月“不支持台独”就没了,专家:明显的政策倒退_2025-2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