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0

评论

49

7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买房,已无投资属性?

两会刚结束,立马出台重磅的经济刺激政策!

3 月 17 号两部委联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这是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搞活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举措,其中也包含住房消费。

然而,有专家和大 V 分析认为,该方案隐含着不欢迎投资房产的需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来详细剖析一下。

文件共有八章,共计 30 条内容。第一章是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其中第二小点是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等等,但里面并未提到房地产,也未将住宅作为资产、财产收入进行考量。

图片

有大 V 据此认为,这一章节未提及房地产,对楼市似是隐性利空。

而关于住房的描述放在了第四章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里面的第 16 点 ——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住房需求潜力等。

图片

咱们先来讨论一下:

买房,到底属于消费,还是投资?

老杨先亮明观点,买房行为既属于消费,又属于投资。

首先,统计局在进行 GDP 统计的时候,是把房产销售列入投资项,而非消费项,全球其他国家也大多如此统计。GDP是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在1993年“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体系)中,购买商品房被归为投资行为,不属于消费行为。

一次买房,使用几十年,类似机器设备,这与吃喝玩乐等消费不同。

其次,在消费品价格 CPI 当中,没有包含房价,却包含了房租,全球其他国家也是这样计算的。

也就是说,租房属于消费行为,所以租金价格是重要的 CPI 构成;而买房所形成的价格并不在消费品价格监控范畴之内。

商品房购买是短期内集中支付大量货币,但所购商品房用于今后几十年的消费,购买支出与当期实际住房消费不对等。因此,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住房消费服务通常用住房的估算租金及物业管理及维修费等来反映,而不将房地产价格直接纳入反映居民日常消费价格变动的CPI中

再次,在我国的贷款分类当中,居民部门贷款主要分为消费贷与经营贷两类。而买房贷款,即个人按揭贷款,属于消费性贷款。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买房同时具备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从过去我国的房地产政策变化来看,在楼市繁荣、偏热的时候,会进行紧缩型调控,这时一般不会提及买房消费,比如2016-2021年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就没提过住房消费。

而在楼市比较低迷、国家救市的过程中,常常会把买房作为消费需求进行刺激和推动。比如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

买房是否属于消费,其实有点像夜间用具。

当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很重要,是刺激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任何时候,都别奢望会明确表示支持投资。

而经济活跃,或者楼市过热的时候,这个夜间用具就暂时用不着了,也就很难从明面上出现在鼓励消费的领域。

理解了这一点,大家就不会太迷惑了。

图片

房子,是不是财产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房子是中国家庭的主要财产。

而且,与其他多种财产类似,房产还能产生收入。

明面上的收入,就是租金。

暗地里的收入,就是升值。

但房子会否升值,何时升值,升值幅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点类似股市。

此次两办文件把买房放在了住房消费领域,这已经是在大力支持买房行为了。

没把它放在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中,也属正常。各位专家和大 V,不宜过度解读。

假如今年和明年,房地产市场都没能实现止跌回稳,那么后续出台类似文件时,很可能会在财产性收入环节有所提及。这是后话。

公积金贷款利率很快将下调

最后,此次文件中有个亮点,即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这一举措颇具新意。

商业性个人贷款利率调整得比较快、比较多,而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的节奏相对较慢。

上次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还是在 2024 年 “517 新政” 当中。

而去年九月底,在国家新政中,又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下调商业性房贷利率,部分城市首套商业性房贷利率甚至接近了公积金贷款利率;但公积金贷款利率一直没变化。

一方面,这说明银行的贷款资金充裕,急于投放出去,所以利率一降再降。但无论怎么降,商业性房贷利率都不应低于公积金贷款利率。

另一方面,公积金贷款利率确实偏高,应该及时下调。去年5.17新政时,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了 0.25 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的首套房贷利率为 2.85% 。

我估计接下来很快会再次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降幅大概在 0.3 个百分点左右。

这对于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每个月可以减少还款成本。

这一利好,预计很快就会落地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