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3月20日,湖南的大学校园又沸腾起来了。
当天,“创星闪耀 湘创未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导师校园行启动仪式暨首场创业名师大讲堂在中南大学举行,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向文波以创业导师的身份,向来自湖南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分享创业故事和感悟。
▲活动现场。
推动大学生创业,是当下湖南最热的话题之一,也是湖南一项重大战略。
不独湖南,前段时间,年轻人创业的话题因“杭州六小龙”爆火而引发广泛探讨,多地争宠年轻人的风头正劲。
3月19日,同为中部省份的安徽,由省委书记梁言顺、省长王清宪率团赴浙江考察,第一站就是了解杭州“六小龙”的情况。
▲3月19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馆,听取“杭州六小龙”等企业发展介绍。(图源:央广网)
其实,湖南的动作更早。
2月23日至28日,湖南组织全省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一把手”集体赴浙江和江苏学习,开班式就在杭州举行。
▲2月23日至28日,湖南组织全省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一把手”集体赴浙江和江苏学习。图为2月24日,学员们在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参观学习。
有媒体报道称,因“六小龙”火爆出圈的杭州,今年迎来的首个外地党政“学习考察团”,就来自长沙。
2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率团赴浙江省杭州市学习考察。
各地的关注、探讨、反思,乃至奔赴杭州考察学习,其实目的都是一样,那就是想要有自己的“六小龙”。
湖南这块土地上如何才能长出湘版“六小龙”?这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后,关于杭州为什么能有“六小龙”,各方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但客观存在的事实,往往更值得我们关注。
除了曝光度相对较高的宇树科技王兴兴和DeepSeek梁文锋,游戏科学的创始人冯骥出生于1982年,强脑科技的韩璧丞和群核科技的黄晓煌均出生于1987年,云深处科技的朱秋国出生于1982年。
▲1月28日,在2025年央视春晚后台拍摄的杭州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图源:新华社)
如今,他们站在聚光灯下,已是功成名就,但他们在杭州创业起家时,多是刚走出校园的青葱少年。
正如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亭指出的,“六小龙”属于草根企业,大都是年轻人、大学生创业。
在杭州哺育出“六小龙”这一命题中,存在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好“土壤”,另一个是好“种子”。
湖南如何哺育出自己的“六小龙”,同样需要这两项关键要素。
显然,湖南决策层看到了这一点,甚至在杭州“六小龙”出圈之前,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2024年9月9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发出了“欢迎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的诚挚邀请,并提出“七个一”举措。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沈晓明再次向全国大学生发出“背了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的热情邀约,并将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比作“金种子”。
3月13日,湖南召开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座谈会明确,把推动大学生创业作为事关湖南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一年多来,湖南一直在重仓大学生、年轻人,一直在优化“土壤”。
在当下,招引“栋梁”其实是挺难的,湖南决策层的思路十分清晰,那就是自己培育“栋梁”。
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蕴藏着创新、激情、活力和无限可能。
吸引年轻人创业,除了“事在人为”,长沙也具备“天时地利”。
▲图片来源:麦可斯研究。
中信产业基金控股的麦可思研究院,是一家专注为高校提供数据服务的智库。其在今年初发布了一份关于“00后”求职调查报告。
理想的就业城市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交通出行便利(50%)、生活成本适中(47%)、城市经济发展有活力(46%)是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对照这几个条件,长沙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年轻人能够在这里实现“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
3月13日的调研座谈会上,湖南再次强调,要落细落实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举措,并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硬举措、实举措,除了真金白银,还包括,建立一支由各行各业企业家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团,手把手指导帮助大学生创业。
▲3月14日,在湖南省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成立大会上,备受瞩目的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首批8个项目现场签约。
一个星期之后,我们看到,创业“老前辈”向文波化身导师,把踩过的“坑”变成教案,帮助创业大学生少走弯路。
三一可以说是湖南创新创业最经典的案例之一,首场辅导课由其创始人之一当导师,足见湖南为“金种子”能够茁壮成长的用心良苦。
湖南能不能孵化出“六小龙”,关键靠大学生,但政策支持、社会氛围、理念转变等也同样重要。
也就是说,要看“金种子”的,更要看湖南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