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总统通话后,特朗普看似在停火问题上做了妥协——只针对能源设施停火30天,但谁都知道,这背后有更大的谋划。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朗普这一招棋是冲着中国来的。
特朗普直接摊牌:不能让中俄走到一起
特朗普以退为进,意欲何为?答案简单明了,他想撬开中俄这对合作伙伴。在接受采访时,他公开表示,不能让中俄走到一起,宣称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像“被迫的婚姻”。而特朗普,显然想做那个拆散他们的人。
(特朗普)
美国对中国的忌惮已不是一天两天,而特朗普要通过与普京打好关系,试图把俄罗斯从中国的朋友圈里挪开,以便释放更多资源来对付中国这个更具挑战性的对手。
不过,普京也不是吃素的。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普京非常清楚美方的算盘。在这场复杂的三边关系游戏中,普京自有他的策略。他与中国保持频繁沟通,保证双方在战略上的一致性,以消除可能出现的误解或疑虑。
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转变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其对华全盘战略中的一环。特朗普政府换了一种方式,不再单纯施压,而是“糖衣大棒”双管齐下,通过缓和制裁、经济合作等方式,希望能把俄罗斯拽到对付中国的队伍里。然而,外界对这种策略能否奏效持怀疑态度。
(普京)
从经济到政治,特朗普手段不少
特朗普政府有一种固执的信念,那就是中俄关系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牢不可破。为此,美国祭出了多种策略,希望通过这些“修补”措施,拆开中俄,以便在国际事务上形成对自己更有利的局面。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手段。在特朗普的设想中,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双赢,更是试图以实实在在的利益拉拢俄罗斯,减轻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例如,解除部分制裁将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从而刺激俄罗斯“变心”。
其次,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美国也打起了主意。特朗普曾明确表示,俄罗斯并不是美国的永远敌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朋友”。果真如此吗?或许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历史上,美俄两国在政治上时而针锋相对,时而互相利用,关系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拔河比赛,大多时候都并非真正的合作。
(中俄副外长会面)
外界普遍不看好特朗普这一策略的实际效果。原因很简单,俄罗斯在权衡自身利益时,并不会轻易被眼前的“胡萝卜”所迷惑。作为一个有着深远战略眼光的国家,俄罗斯政府和普京本人都明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稳定的盟友关系比短期的经济好处要重要得多。
不仅如此,俄中关系的基础远比美国想象的深厚。从经济互补性到共同的战略目标,中俄合作的范围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利益交换。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清晰可见,无论是在中亚、东欧还是太平洋地区,两国的紧密合作一直是对抗西方压力的重要支柱。
所以,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极有可能只是镜花水月。这正如一些专家所述,美俄关系的改善或许只是短暂的假象,而俄中关系则是基于长远战略的“天作之合”。纵然美国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也可能只是徒劳一场。
(中俄能源合作)
俄专家坦言:别幻想美国的塑料友谊
美国竭尽全力地想要在中俄之间插入一根楔子,但从俄罗斯的长期利益和普京政府的立场来看,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依然坚不可摧。普京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不仅是经济上的必要,更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必选项。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和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这种合作关系不仅缩小了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依赖,也为俄罗斯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可预见的经济发展空间。放弃这种长期积累的合作基础去换取美国可能施舍的经济好处,对普京而言,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
其次,在政治和军事上,中俄合作同样重要。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常常与中国站在一起,共同反对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双重标准。两国的防务合作持续加强,是两国在维护地区安全和战略平衡方面的一种默契与配合。
(北约东扩仍蠢蠢欲动)
更重要的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其安全和稳定在很多方面要依赖于与中国的良好关系。面对“近邻”的中国,俄罗斯选择与其维持友好关系远比冒险孤注一掷来得明智,尤其是在美国不可信的背景下。
对此,俄专家更是直言,别相信美国的塑料友谊。
特朗普政府努力推动美俄关系改善,并希望由此削弱中俄关系,但普京显然没有这个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