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9

评论

118

28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每到油菜花盛开时,这种病就进入高发期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67字,阅读需5分钟

1.春季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如亢奋、焦虑、躯体化症状、睡眠异常等。

2.季节更替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可能与气压、气温变化、日照等有关。

3.春季心理异常特点为情绪亢奋,约1/3到1/2精神分裂症初次发作在春季,约一半躁狂症也在春天发作。

4.为此,专家建议密切关注情绪、睡眠、人际互动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就医。

5.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减少诱发因素、培养输出型爱好等方法有助于应对春季心理疾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民间有句老话,叫“菜花黄,痴子忙”。


说的是在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一些精神心理疾病也会发作或加重,比如亢奋、焦虑、躯体化症状、睡眠异常,甚至是躁狂、抑郁等。


图片


相关统计显示,3~5月份精神心理疾病的复发率,占全年70%以上。


春季阳光明媚,为何心理疾病还高发?需要警惕哪些信号?《生命时报》(微信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春季,为何心理疾病高发?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表示,临床上,确实观察到每年春季的时候,门诊会比平时更拥挤、忙碌。

通常认为,相当一部分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节律」影响。

  • 比如,有的抑郁症患者在清晨时情绪很差,而在傍晚或夜里好转,就是生物节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不仅昼夜节律,四季节律也会导致精神状态波动,比如人们常说的伤春悲秋。

图片

目前,季节更替影响心理健康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气压、气温变化、日照等有关。

气压

春季气压低,天气变化频繁,可能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发生紊乱,从而激活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机制,使之失去平衡。

气温

春季气温升高,可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于高危人群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来说,存在疾病发作或加重风险。

日照

冬季日照减少,人脑褪黑素合成增多,情绪就会变得低沉;到了春季,日照逐渐增多,褪黑素的合成随之减少,情绪开始上升,人就容易躁动。

对于因心理疾病而情绪不稳定的敏感个体来说,褪黑素的激增有可能诱发躁狂。而且,褪黑素和脑内其他激素存在相互影响,也会促使疾病发生。

春季心理异常有个特点:亢奋居多


跟秋冬季容易出现的情绪低落不同,春天高发的精神心理异常有个特点,即情绪亢奋是重要表现,当然不排除出现抑郁低落的现象。有统计显示——

  • 约有1/3到1/2精神分裂症的初次发作是在春季。

  • 约一半躁狂症也是在春天发作,一些青年躁狂症患者会出现言语举止轻浮,寻衅滋事等症状,在民间也称“桃花癫”。

图片

到了春季,那些平时脾气急的人,此时情绪更容易激动,压不住火。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多留意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必要时及时就诊。

情绪高涨


比如,没来由的心情愉悦,一反常态的开心,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不符的喜笑颜开,这些怪异的情绪高涨可能是病态的。

除了情绪高涨,一些人还可能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一言不合就勃然大怒,情绪像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让周围人无所适从。

兴奋话多


精神异常兴奋的另一个表现是患者变得能说会道,常常言语夸大、语气傲慢,甚至盛气凌人。

还有的人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有时还会妙语连珠、诙谐幽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特别聪明。

活动增加


宋崇升提醒,有些精神心理疾病的另一个迹象是患者突然精力旺盛、睡眠减少,每天闲不住似的总想往外走。

身边人能明显地发现他们在人际交往上变得很主动,甚至会爱管闲事、鲁莽冲动有的患者这段时间会信心满满,对未来有很多不切实际的计划打算。

无节制地消费也是一个信号,花钱多少完全看心情,有时一时兴起豪掷千金也在所不惜。

其他变化


如进食增多或不规律、注意力不集中、性欲亢进等,也可能是疾病复发的表现,不可忽视。

医生推荐4个方法应对


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该如何应对呢?

图片

密切关注

在春季,有意识地仔细观察情绪是否稳定,睡眠是否减少或推迟,人际互动、生活习惯、言语行为等是否有异常之处。

发现异常后,及早就医是最佳选择,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自行缓解的可能性就越小,逐渐加重的可能性就越大。

减少诱发因素

  • 尽量避免扰动情绪的重大生活事件,包括大喜大悲、大怒大惊之事;

  • 尽量减少人际冲突,降低心理压力;

  • 如果状态不佳,尽量不做重大决策,以减少精神负担。

保持规律作息

平时做到劳逸结合,适度运动,按时进餐,不要熬夜。稳定的生物钟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石之一。

培养输出型爱好

比起看书、看电影等输入型爱好,输出型爱好如写日记、画画、弹琴、打球、做手工等,都可以通过某种形式表达内心自我。

尤其是如果你身边没有可靠的人能倾诉时,这些爱好就能用来宣泄情感,给心理“按摩”。 

本期编辑:郑荣华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