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方山上的“生命摆渡人”:一名戒毒警察周末的一天

他是一名戒毒警察,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社会的安宁;他也是公益救援组织天津市蓟州蓝天救援队的副队长,用无私和大爱守护着生命的希望。左手警徽蓝,右手救援蓝,他用17年军旅岁月、19年从警生涯与11载公益救援,在燕山余脉间架起生命通道……他就是李佃利。
图片
从深山救援到组建队伍
爱好成为守护生命的技能
2013年,一次偶然的深山救援,改变了李佃利的人生轨迹。3名登山者在蓟州区山区迷路失联,李佃利与其他7名登山爱好者自发加入搜救队伍。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他们成功找到了失踪者。这次经历让李佃利意识到,爱好也可以成为帮助他人的技能。于是,他与队友们共同创建了蓟州蓝天救援队,开始了公益救援的征程。
从“门外汉”到“专业队”
他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救援队成立之初,李佃利和队员们都是“门外汉”。为了提升救援能力,他们积极学习救援知识,参加专业培训,全部队员都考取了国家四级救援证。从山中搜救到溺水打捞,从城市救援到安全宣讲,他们24小时待命,为群众提供无偿服务。建队以来,他们已成功救助数百名群众,他们的善举温暖了社会,感动了无数人。
图片
3月9日的那场救援,再次见证了这位56岁警察的双重担当。“瓦房峪方山有人晕倒!”李佃利收到消息后,抓过地形图,指尖划过等高线——这是座连当地村民都少走的野山。9名队员、4辆越野车,在10分钟内完成集结。车载担架、急救箱、卫星定位仪随车身颠簸作响,李佃利紧攥对讲机复述预案:“野山救援三原则:路径预判、体征监测、轮岗担架……”
15时03分的山脊线上,瘫坐在花岗岩上的一名登山者面色苍白。“让出通道!”李佃利挥臂呼喊。4双手托起担架那刻,阳光正掠过九山顶的烽火台。5.7公里下山路,成了最漫长的生命赛道。
16时17分,闪烁的救护车灯照亮山脚,这场历时近3小时的垂直救援,不过是李佃利千余次出勤中的普通一次。当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镜头对准这位“双蓝”战士时,他正给新队员演示绳结打法。
“救援没有彩排。”李佃利抚过磨损的救援证,证件照里还是黑发的青年,如今已鬓角染霜。

图片
文章来源丨天津司法
编辑丨操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